降低精神内耗的3个建议

程序视界

共 1523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2-05-10





上完一天班,好多人都觉得累。有些人的累,是体力耗竭。有些人的累,是用脑过度。但有些人的累,既不是体力耗竭,也不是用脑过度,而是“实际上没干什么事情但心理上却觉得很累”。这种累,实际上是“精神内耗”。


体力上的劳累,脑力上的疲劳,睡上一觉就会消失,但精神内耗,是一种持续的状态,只要你醒着,它就会如影随形跟着你,时刻消耗你的心力。久而久之,你的工作效率会变得低下,你的身心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想办法减少精神内耗,就很有必要。今天,和大家分享三个降低精神内耗的小建议。


一、 别想太多,只管去做


有些伙伴陷入精神内耗是因为“思虑太多,行动太少”。


K 就是这种情况。小组开会时,K 想到了一个很好的提议,在内心反复思索,觉得已经很全面了。正要发言,突然开始各种担心:


  • 这个方案需要 A 和 B 的配合,他们要是不愿意怎么办?

  • 这个方案实施起来还需要额外的经费,领导会不会嫌我给她找麻烦?

  • 万一方案失败,领导和同事会不会觉得我很无能?


于是,别人都已经热火朝天讨论了好几个议题了,K 还在考虑各种“如果……怎么办……”。


直到会议结束,K 也没说出自己的提议。大家最终采用的方案,各方面似乎还不如 K 的想法。于是 K 内心又开始各种后悔:我为什么不敢说呢?


K 这样的精神内耗者,表面看起来似乎什么都没发生,内心其实已经上演了一部连续剧。这样怎么会不累呢?


对于 K 这样“想得太多”的精神内耗者,我有一个建议,那就是——别想太多,只管去做。


一旦你行动起来,关注点就会从心里千回百转的念头上转移到任务的推进上,内耗就会降低。



二、 接纳不完美


有些伙伴陷入精神内耗是因为过于追求完美。


这些伙伴对自己要求很高,凡事力求尽善尽美,工作也总是想要精益求精,拿到最完美的结果。


但是我们工作的实际情况,常常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老板可能临时提前交付期,领导可能随时增加任务,甚至有时候目标都可能直接从 A 变成 B……


这种种变化,使得我们在很多时候,都无法实现原本设想的完美结果。


完美主义者既不想降低要求,又没办法争取更多的资源,往往陷入矛盾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压力,非常痛苦。这种矛盾和痛苦,会消耗掉他们相当多的心理资源,令他们难以及时调整手上的工作任务,无法及时做出成果。


其实,完美是瞬态,不完美才是常态


当你因为追求完美而陷入内耗时,不妨试着接纳不完美,让自己先拿到结果,再找机会迭代。



三、少解读少揣摩,就事论事


有些伙伴陷入精神内耗是因为过度解读他人的想法。


M 就是如此。领导在开月度会议时,给 M 提了两个建议,M 回家后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了,翻来覆去地琢磨:


  • 领导是不是对我很不满?

  • 他这么说,是不是因为上次他要求加班的时候我刚好请病假了?

  • 这样下去,下次涨薪估计就没我的份儿了。

  • 哎呀,本来还想提升职呢,现在怎么办?


注意到了吗,M 把领导提的具体建议抛诸脑后,琢磨的焦点全放在了“领导针对我”上面。


这样的过度解读,一旦开始,就会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过度解读一方面会让自己忧心忡忡坐立难安,另一面也会让人忽略真正应该关注的事情,降低工作效率。


对应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就事论事,不要过度解读,浮想联翩。


当你能够聚焦于事情本身时,不仅效率会提高,心还不累。



以上,就是关于精神内耗的 3 点建议,希望处在精神内耗中的伙伴,能因此而少一些辛苦。



职业复盘训练营03期

5月8日开营

用14天

找到下阶段努力方向

加速发展





职业复盘训练营03期,5月8日开营

职场研习社:面对面辅导,助你变得更专业



中外合作办学值得上吗?该如何评估类似高校项目和专业的含金量?

转型准备期,还要在工作上继续精进吗?

世界读书日:打工人的读书焦虑,我懂

浏览 10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