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的美国军用电脑,硬核拆解
Jack Cui
共 3287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1-04-29 16:38
文 |禅哥 | 来源:数码之家
下面看,这是贴在机箱上的温度指示标签,可用于检测设备运转过程中的最大温度。当温度超过标签上对应值时,相应的圆圈会变黑,而且会一直保持黑色不会变回来。这样把设备放在飞机上运转一段时间,回来后就能知道最高温度是多少。
不过还好,还剩了7块电路板
难以想象,1968年老美就已经有表面贴片技术了。想当年,阿姆斯特朗还没有登月,东方红还没有上天,大多数中国工程师连集成电路是啥都没听说过
这上面用的飞线我也是头一次见,似乎是镀银线上裹了一层非常薄的透明绝缘材料,看上去和裸露的一样
可见电路板完全由不锈钢制成,镶嵌在铝质框架中。
这块板子上全是小规模集成电路,应该用来实现逻辑功能
仔细看发现每个芯片的电源和地连接到隐藏在板子内部的电源总线上,其余的脚也是用的特殊镀银飞线
这个编号002
下面看看细节。这些电路板上用的小规模集成电路由美国Sylvania(喜万年,也就是现在做灯的那个厂家)出品。这个公司也是最早生产制造集成电路的厂家之一,然而做到后面就不行了。。。。
铭牌上没写啥有价值的信息,不过据资料这是个32KB的磁芯存储模块
侧面拆掉,看到一堆磁芯存储板,叠在一起
顶上的盖子里应该还有东西,继续拆
刚开盖,一道金光闪过。。。我要瞎了。。。。
不得不说到现在为止,这是我见过最漂亮的电路了
正面电路板编号001
这是flat pack封装的74系列TTL芯片,生产日期1968年第四周。54代表军用级别芯片,5400自然是大名鼎鼎的4与非门了
据说1968年的时候一颗这样的芯片价值20美刀,显然整个系统造价一定不菲
正面和之前的完全一样,估计是磁芯读写的前端电路
发现虽然过了这么久,贴片SO封装的脚距和50年前却完全没有变化。不得不感慨老美制定规范时的远见。再看看我们,很多规范都是朝令夕改,难以延续。
镀金接口
最顶上是二极管板,下面的都是磁芯板。可惜焊在一起的,不能无损拆解,所以不拆了
二极管阵列
一堆走线
这里还有个小板,上面的芯片简直。。。
从左至右依次来自国家半导体(NS),德州仪器(TI),摩托罗拉,HELIPOT(一个生产电阻的厂家),最右边是仙童。
最后来几张模块全貌。因为实在是太美了,忍不住多发几张图
就此拆解完成
最后来张可当桌面的图镇楼
推荐阅读
• 嘿,来聚个类!• 聊聊自学,我私藏的学习网站和工具• 万字长文,60分钟闪电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