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消费者,我们为什么会被种草?
买买买。
喜欢的直接买,不喜欢的找理由买。需要的买,不需要的也买。买的起的要买,买不起的先种草再买。
内容消费盛行,个体自由觉醒。我们努力赚钱让自己享受更好的事物没什么不对,这是因美好而自驱。
我们在B站看数码测评、电影解说,在小红书看美妆分享、旅行攻略,在抖音看旋律打卡、探店实拍,然后种草。
无时无刻,我们都在被种草,被教育应该看什么、买什么、玩什么、吃什么,似乎把所有的钱花出去就对了。
我们已充分享受这唾手可得的满足,无法抵制那踮起脚尖的喜悦。
但冷静下来想一想,我们为什么需要?又为什么被种草呢?
01
种草存在的合理
种草解决的是选择问题,意在告诉我们选好了 the one。无论披着的名义是性价比、高分小众、不敢置信还是感动到哭。
1 可选择性多,种草能提升效率
因为要选择,所以被种草。这是种草运行的第一个逻辑。
在制造稀缺的年代,我们用票来作为准入许可,依此应对供不应求的局面。
在自由交易的当下,我们自己选择想要购买的产品,商家生产期望售卖的产品。这里对应着需求和供给。
但当下的供给严重富余,供给富余的另一面代表着竞争。也只有商业竞争的残酷,才会出现10种可乐的口味评比、6款SUV的同台较量。
用户的可选择性太多了,商家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应对竞争让消费者爽快掏腰包的矛盾。
物品富裕才需要挑选,这个选择我们交给朋友、父母、老师,现在在大城市的独居出租屋中,陪伴这份孤独自立的是一个个内容。
种草在我们的购物方式上确实简单方便了,在我们纠结选择的过程中确实效率提升了。
在珍惜时间去刷短视频的当下,我们需要种草。
2 需求弹性大,种草能增加销量
但仅仅商品繁多不足以让我们掏腰包购买,还必须吊起我们的购买欲望。毕竟有意愿且能够购买的产品才叫需求。
刚需的产品不需要种草我们会直接购买,天天打营销的往往是可买可不买的需求弹性较大的产品。
弹性较大是指,外部的信息或建议会对我们的购买行为产生较大影响。我们冲动消费的往往也是这类产品。
冲动消费或者说种草很难抵制。现在的广告商往往站在底层动力上去做广告,告诉我们要变美变强,他们同时提供了类似的服务。
这是商业广告的一个变化,之前的广告以产品本身为主,现在的广告开始转向满足用户欲望的助力,我们在营销中被教育。
被教育的过程就是种草的过程。他们通过明星达人街拍摆拍告诉用户,可要可不要的,你得要。如果你不要,你的朋友要了你就会落后。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作为消费者的个人,被教育的应该保护秀发柔顺、维护发际线、去除眼袋,保护婴儿肌等等,任何一处都应该全方位的守护。
这叫消费升级、叫小资生活、叫时尚达人。当然,我们买了才可能被这么称呼,不买就彻底无缘。
3 可证伪性难,种草的代价不高
种草往往是出于对美好的期望,解决我们在追求期望过程中的选择问题。但现实往往不符合期望。
当现实不符合期望的时候,我们会怪罪引发我们种草的达人名士吗?魔幻的现实是,不会。
为什么喝了元气森林还是胖?因为我们会忍不住吃烧烤火锅,吃热卤冷串,搭配着元气森林降低罪恶感。
最后胖了我们会赖在自己没控制,至于元气森林到底是不是0糖,已经不重要了。即使爆出新闻,消费者也无所谓了。
我们买的补水面膜,效果一般你会说今年的冬天来的太快。我们买的祛痘药膏,摸了还是没好你会觉得最近火气太旺。
站在底层变美变帅变瘦的角度推广产品,百利无一害。因为阻挡我们这些底层需求的问题太多了,种草的产品效果不重要。
不可证伪,不会较真,卖了就是卖了。这是贩卖焦虑吗?是的。这能治疗焦虑吗?是的。但这能真的治好问题吗?商家说五盒一个疗程,三个疗程才能见效。
可见,可证伪性难对种草尤其重要,保证了种草的长期存在。
02
种草价值的延伸
简单的种草是产品介绍,高级的种草是传达生活方式,告诉我们原来还可以这样。
1 种草是一个提升效率的过程
种草在效率提升层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解决不懂的问题。作为消费者的普通用户,当购买一些新商品时,是个纯新的门外汉,不懂里面的门道。
比如我们第一次买车,是不是先看看同级车的横评?我们下定决心去买一款香水,是不是先看看小红书的对比?
种草解决了我们不懂的问题,我们通过专业人士、过来人的评测了解到大致的真实感受,我们借助种草弥补了信息差。
二是解决了时间的问题。我们买东西一般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调研,或者说我们买的大部分产品差别不大,从中选择一款合适的比较困难。
种草能让我们快速拿到结论:大学生应该买哪款、职场人士该买哪款、家有余粮的该买哪款,然后对照自身买就对了。
2 种草是一个消费升级的过程
种草的另一个切面代表的是消费升级。仔细想想,哪些产品需要先种草再购买呢?
种草的产品,往往是需要决策、延迟满足的产品,是有成本的、需要下决心才去用的产品。这就是一个消费升级的过程。
先种草等发工资了一定要买,先种草等减肥瘦下来一定要穿,先种草等放假了一定要去玩,这都是对美好期许。
消费升级不就是满足自己的期许吗?看更好的、吃更好的、穿更好的、买更好的,这个过程就是品质提升的过程。
巧合的是,随着我们的年龄增长、收入变高,有能力和期望进行消费升级。种草恰恰就是这个过程的消费手段——有行动的小心试探。
种草,一个简单的行为,延伸的是我们为了诗和远方的价值。
03
种草方式的善恶
注意力被争夺的碎片化时代,我们耳濡目染的一切都是种草,看的文章、视频、电视剧、电影,都在种草。
因为种草影响的是产品销量,因此按照是否有商业参与可以将种草方式分为以下两种:
1 有商业化的因果种草
商业化就是付费种草,比如花钱找明星代言、找大V写软文、找UP主恰饭视频等等。
这种形式是最常见,传统媒介都是这种方式。楼宇广告、电梯广告,告诉我们效果非常好。
近几年的变化是,草根素人开始借助自媒体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开始在种草推广领域分一杯羹。
明星代言的本质,其实是借助自己的知名度,影响粉丝群体的购买行为。现在大V和UP主们借助内容,也实现了这种影响。
或者说内容创作者们的影响更潜移默化、不可觉察,他们可以在内容中插入,而不是明显代言表现出来的纯广告。
也基于此,「恰饭」开始成为一个主流的商业行为。
2 为爱发电的口碑种草
自媒体时代的分享表达,给了普通大众一个代言的机会。他们在种草领域的分享,往往都是从为爱发电开始。
一个UP主的成功恰饭,往往是一个先自力更生发表自己的兴趣爱好,收获关注的正反馈后持续发力,影响更多人后被商业找到开始恰饭。
我不反对甚至赞同恰饭,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付出得到回报,尤其是在消费至上的当下。但非商业化的口碑种草肯定最好。
站在这个维度,粉丝越少的UP主的推荐相对更可靠,他们分享的是真切实感,不偏不倚的个人判断。
有些事情,你不说不代表我不知道。但也有一些事情,你说了不代表我知道。恰饭就是这个逻辑,种草在UP主给我们推荐的清单里。
潘嘎之交还是真心实意,作为用户的我们期望被善良的对待。
最后
我们的行为正在被种草主导,很可怕。
但事到极端必有反弹,当一次次发现种草「就这」的时候,抗拒就产生了。
也许再过几年,「这样就行」的观念就会到来,一个清心寡欲的年代。
那个时候种草也就没有市场了吧?也许试试反向种草?
很有意思。
- END -
往期推荐
欢迎关注公众号
持续输出产品经理干货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