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公众号:薛老板产品派
回复“20”即可获得《产品经理高频面试20题及答案》一套
这是求职产品经理系列的第106篇文章
用户粘性,顾名思义就是产品把用户“粘”在这个平台上。
如何评估用户是否被真正的黏在平台上了呢?其实最直观的计算方法就是:频次。用户使用一个产品频次(时间维度的概念)高,就说明用户对平台粘性高;反之,则粘性低。比如电商中我们经常看的是一个数据就是用户的购买频次。在实际工作中,也可以使用DAU(日活)和MAU(月活)两个数据来表征用户使用频次,一般来说日活和月活的占比高,就代表用户的粘性比较高。知道了用户粘性的概念,以及数据指标之后,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如何提升用户粘性?提升用户粘性,我建议从三个维度是思考:短期、中期和长期。短期提升用户粘性的方法一般主要是通过“利益”引导。比如经常看到的电商网站的签到活动,第一天签到送10积分,第二天20积分,第三天30积分········第七天100积分;还比如趣头条、抖音急速版等内容平台的撒钱行为,只要来阅读新闻/看视频,就能拿到现金奖励等等,这些都是通过物质激励的形式引导用户提升使用频率。还有一种是精神激励,比如蚂蚁森林,用户会自发的将自己的节碳行为跟公益联想起来,通过自己的努力种的树 越多,也就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和沙漠治理做出更大的贡献,这种内心的自豪感就是一种很强的精神激励(笔者也曾经去库布齐沙漠帮大家看过以你们的名义种下的小树苗,长得真挺好,部分沙漠治理初见成效),当然用户的这种行为也成功帮产品提高了打开频次。中期提升用户粘性的方法主要通过提高用户的参与感以及利益绑定。先来说提高用户的参与感,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UGC。比如我自己经常写知乎,写完知乎之后肯定希望自己的内容被被人赞同并且被更多的人关注,所以我每天都会多次打开知乎。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看到小姐姐们一天会打开多次小红书;喜欢潮流单品的用户也会多次得物的种草社区等等。因为用户在社区中有非常多的互动环节:点赞、评论、收藏、留言、分享、发弹幕、私信、话题、艾特某用户等等,这些互动都将进一步加深内容生产者和内容创造者之间的连接,而持续的连接可以产生社交。对的,就是社交,社区就是轻社交。为什么这么做?自己想一下自己每天打开多少次(频次)微信就知道社交对于提升用户粘性的巨大价值了。得社交者的天下,连马化腾都说微信的诞生让腾讯拿到了移动互联网的一张船票。通过UGC提升用户粘性有三个重要的指标需要大家注意。第一个:内容的更新频率。试问如果你每次打开小红书、知乎、抖音看到的内容都是一模一样的,你还会继续打开吗?第二个:内容质量。试问如果你在朋友圈、简书看到各种广告满天飞,你是否还有意愿打开呢?第三个互动深度。正如前面所讲社区之所以可以提升用户粘性,在于互动,在于连接,所以需要重点观测每个用户的浏览时长、内容浏览数、点赞/收藏/留言数、关注数等数据。上面的方法在于通过提升用户的参与度、增加沉默成本的方法提升用户粘性,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利益绑定。不如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会员制。通过长期的福利,让用户离不开平台。比如京东会员一年的价格是99元(非广告),但是一旦购买有超多福利,比如10倍京豆返还,每月5张免运费券赠送(价值360元),服饰九折,以及各种会员特价商品等等。这其实就是一种深度的利益绑定关系,一旦购买的某家的会员,综合比较就会发现所有的行为在该平台产生才是最划算的。还比如运营商早年经常搞的预存话费,比如充120送120元,但是有个前提条件是:赠送的120元,需要会按照每月10元的规则依次返还,这样就至少让用户使用该运营商的服务一年。
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互联网世界的生态其实是类似的,就是通过提升商品数量或者服务类型,不管用户有什么需求都可以在我生态下得到满足,这样用户的使用频次必然提高。早期的沃尔玛,提供了大而全且超高性价比的商品,从而一统零售天下;近期的阿里巴巴,大家可以试想一下,自己日常的衣、食、住、行、理财、医疗、教育等等维度是不是都能想到对应的阿里系产品?··················END··················薛老板的新书《产品经理求职面试笔记》已在京东、当当等各大平台开售,首印即将售完进入加印环节,欢迎大家捧场。当然,想要跟薛老板一起按照大厂做产品的流程手把手做实战项目的转行人员,也欢迎参加凤凰涅槃计划,具体可以查看如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