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weekly:解析冬奥速度滑冰训练中的航天技术;中俄签署关于北斗和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时间互操作的合作协议
共 6078字,需浏览 13分钟
·
2022-02-19 13:51
2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并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普京举行会晤。访问期间,双方有关部门和企业签署了以下合作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俄罗斯联邦政府反垄断执法和竞争政策领域的合作协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与俄罗斯联邦外交部2022年磋商计划》
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部关于完成制定〈中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的联合声明》
4.《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部关于推动可持续(绿色)发展领域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和俄罗斯联邦海关署关于“经认证的经营者”互认的安排》
6.《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俄罗斯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国境卫生检疫合作协议》
7.《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俄罗斯联邦农业部关于俄罗斯输华小麦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补充条款》
8.《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俄罗斯联邦兽医和植物卫生监督局关于俄罗斯输华大麦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补充条款》
9.《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和俄罗斯联邦兽医和植物卫生监督局关于俄罗斯苜蓿草输华检验检疫要求议定书》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总局与俄罗斯联邦体育部关于举办2022-2023年中俄体育交流年联合声明》
11.《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俄罗斯联邦)关于北斗和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时间互操作的合作协议》
1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远东天然气购销协议》
13.《〈保障中国西部炼厂供油的原油购销合同〉补充协议3》
14.《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与俄罗斯石油股份公司低碳发展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
15.《信息化和数字化领域合作协议》。
两个星座的合作,能够为产业带来更好的基础条件。特别是在一些对性能要求比较高的场合,中俄合作的意义就更加显著。国家在战略层面开展了导航合作,那么产业界是不是应该更加努力开发俄罗斯市场呢。这个地广人稀的国家里,导航与位置服务的需求,其实比中国强烈得多,只是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而已。
用于冬奥会开幕式的指挥监控系统由火箭院航天新长征大道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航天大道公司”)研制。系统就像中国航天的发射系统一样,由总系统和分系统构成,各系统互相配合,保障任务万无一失,是开幕式的信息中枢与指挥核心。
这套指挥监控系统基于自主安全可控的“长征云”平台,由“指挥信息系统”“视频监视系统”和“交通与场馆信息监控系统”三大系统组成。
指挥信息系统:按预先配置,给演出与仪式的各部门岗位展示指挥流程、协同工作、候场显示和应急预案等信息,提高各部门岗位协同工作效率。
视频监视系统:对开闭幕式过程中主要区域、重要环节和关键设备等进行集中监视。
交通与场馆信息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运动员入场流线以及场馆风、水、电、热、空气质量、天气状况等信息,为运动员、演员、志愿者和场馆运行保障的指挥调度提供支持。
系统能够帮助总导演和各级调度人员掌控全局信息,对标重要的时间节点,通过指挥网络向所有岗位发送指令信息。根据现场进程和突发状况,更快速地调整运行流程,实现每一个流程节点的无缝衔接。
同时,作为开幕式的“总调度”,联接了智慧场馆、国家电网、空气监测、交通管网、通信网络等系统数据,对开幕式整体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对观众和运动员集结、场馆内闭环区情况、火炬烟花阵地高清视频等进行实时分析,为整体运行调度提供指挥应急决策支撑。
近日,冬奥会速度滑冰陆续开赛,冰雪健儿在赛场一展冰雪运动的魅力。
在速度滑冰运动中,掌握弯道处的滑行技术是制胜的关键,而训练中滑行加速至高速,却非常耗费体力。作为“科技冬奥”专项课题之一,206所联合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共同研制的高速弹射装置应运而生,在训练场为运动员取得佳绩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该装置主要用于辅助速度滑冰运动员的弯道滑行技术训练,随着中心轴的快速转动,牵引绳平稳、安全地带动运动员高速入弯,进行专项训练,帮助运动员减少体力消耗、提高训练效率、提升运动水平。
设计团队在研发过程中,运用航天产品设计理念,将力学仿真验证技术、人机工程设计技术和高可靠性设计思路贯彻其中,保证训练期间“零故障”。训练时,在该装置协助下,只需几秒,一名速度滑冰运动员就能从静止状态达到指定速度,调节姿态、入弯一气呵成。
首套装置已于2019年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利用该装置开展弯道训练已成为运动员日常训练科目之一。
除速度滑冰外,研发团队针对跳台滑雪的高速弹射装置2.0已经研制成功,不久后将安装使用。该设备可使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加速到30m/s,为运动员取得佳绩持续注入航天力量。
这是航天技术转移的良好案例,两个追求极致的群体,找到了自己共同的话题。希望这能成为一个航天技术走向更深、更广民间应用的契机。其他行业同样有着极限条件下的极致需求,哪怕没有奥运会这样炫目,也值得航天技术转移队伍去发现和努力。
新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8AM0O7y2Qn_bxLO5niuWA
https://mp.weixin.qq.com/s/6AHvyp_nsCiaCMBUJ5gkJg
有很多人,毕生都在追求安全感,为了得到对未来的确定性,他们愿意做任何事情。而另一些人,则非常能容忍不确定性。他们对世界的复杂有深刻认识,善于接受不确定性,并且习惯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作出决策。
后一种人,更容易成为成功的政治家或企业家。
任正非把华为管理哲学的核心归结为“灰度理论”。马化腾也把腾讯的成功归因于“灰度哲学”。所谓“灰度”,是介于黑和白之间的一种状态。世间万物的发展、每个人的特质、每个团队的情况,都不是非黑即白的,其中有广阔的灰色空间。
幼稚的人采用黑白二分法来看世界,就像小孩看电影总要分出好人和坏蛋一样。而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认识灰色、接纳灰色。
因为,灰色才是世间万物发展的常态。
世界的发展是不确定的,而人类的本能是追求确定。这就要求我们有时候要想办法克制本能。
能不能拥抱不确定性,是高手和普通人的关键区别之一。对不确定性容忍度越高的人,从事政治和办企业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收益会更高。
老一辈的任正非、中生代的马化腾、新生代的王兴,都是应对不确定性的高手。张一鸣和程维,也经历过从追求确定,到拥抱不确定的转变,这让他们成长为更好的企业家。
应对不确定性有五个层次,一是接受世界的不确定;二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三是打造安全边界;四是培养强大的决断力;五是帮助人们应对不确定性。
从现在开始,放开心扉,学会容忍不确定性吧。
拥抱不确定,给自己更多自由,给人生更好的机会。
这是创业者的态度,如果大家都追求四平八稳的生活,今天的人类还停留在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呢。无论其他人的选择如何,商业的创业者们,是应该主动抛弃安全感的。不想冒险,何必创业呢?所谓富贵险中求,无论是技术还是商业,如果不去冒风险,怎么会有成功呢?
2021年10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着“太空出差三人组”顺利进入太空。根据任务,三位航天员将在太空中驻留6个月,他们将在太空中过春节。这么长的时间,他们呼吸的氧气从何而来?
地球周围的宇宙空间,最低高度大约是10万米,这里几乎就没有空气了,气压甚至是地面的百万分之一。
宇航员想在这里呼吸,就不是“补充氧气”这么简单了。
第一种方法当然就是从地面直接带氧气罐。一如我们考察队在西藏购买氧气袋、氧气瓶一样。这种方法最为直接,不过效率也很低。
第二种方法是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这种方法主要是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在西藏也可以购置相似的装备。固体原料利于存储,可以用较小的体积储备较多的氧气。例如,装着粉末状氯酸钠和铁粉混合物的金属罐子,在点燃时,铁燃烧并产生化学反应所需的热能,相应的化学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氧气。商用飞机在舱内气压下降时也用相似的办法制氧。
第三种方法是电解水。这种方式在地面很少用,但却是空间站中提供氧气非常重要的手段。
在地面上,电解水消耗能源较多,产生的氢气又有危险,但是,空间站上的供电不是问题,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供应免费的电力,而伴随产生的氢气也可排放到太空中。作为原料的水,可以从地球上通过补给船运送到空间站,还可以通过冷凝器回收机舱空气中的水蒸气,甚至使用宇航员的尿液过滤和回收。据报道,国际空间站的氧气发生器就是电解水的制氧设备。
人类呼吸,消耗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空间站是密封的,时间长了,房间里岂不是要堆满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要往哪里去?
这就需要提到空间站中的空气系统,它不止制备、提供氧气,还需要处理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
宇航员所呼吸的空气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已经经过空气系统处理,比如用沸石分子筛可以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就是说,空气系统不仅要能出氧气,也要能除去二氧化碳。空气中还有其他一些气体,比如甲烷、丙酮、甲醇和一氧化碳等,这些气体都可以在空间站上的活性炭过滤器的帮助下移除。因此,宇航员所用的呼吸系统,实际上应该叫空气循环与过滤系统,而不止是制备氧气。
正是在这些空气系统的帮助下,宇航员们才能在太空中安然过年,顺利完成任务。让我们期待他们的凯旋归来吧!
地月经济时代,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人类的肉身如何存活。作为近地轨道空间站,人们似乎已经基本解决了氧气再生问题,但这是在国家资源保障之下才实现的。进入商业航天时代之后,如何用更简单、更便宜、操作更简单、更加傻瓜化的方式来解决呼吸用的氧气,或许是月球、小行星和火星开发的最关键技术之一。不知道哪位创业者能先行一步。
欧盟委员会正在新推出一项计划,以向欧洲航天创企提供投资,希望借此让那些公司留在欧洲大陆。欧委会、欧洲投资银行和欧洲投资基金1月25日宣布,它们承诺在5年内为“卡西尼”计划投入至少10亿欧元(11.2亿美元),以向欧洲航天公司提供早期资金支持。
“卡西尼”基金计划是在第14届欧洲航天大会上宣布的,内容是要为那些创企提供欧洲的支持,以让它们别把目光投向别处,特别是美国,因为那有可能会导致那些公司离开欧洲。欧洲投资银行副行长皮特尔斯在会上讲话时说,“欧洲航天创业者感觉缺少私人融资渠道。由于这一原因,他们倾向于盯着欧盟以外的私人资本,尤其是美国”;“欧洲公共金融工具在向航天部门释放私人资本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布雷顿、皮特尔斯和欧洲投资基金首席执行官戈达尔在会上签署了一项联合声明,正式确定了三方在“卡西尼”计划上的伙伴关系。欧盟、欧空局和欧洲投资基金当天晚些时候签署了另一项联合声明。欧空局局长阿什巴赫在签署声明时说,“欧洲缺少让企业能够繁荣发展的资金渠道”;“欧洲点子很多,也不缺活力,但欧洲创企需要有把那些点子转变成项目、转变成计划和转变成活动的手段”。
不过,那些官员并未就“卡西尼”计划将如何向欧洲创企投资给出太多细节。在随后的一场分组会上,欧委会国防工业与航天总局创新、创企与经济处处长德拉布洛斯说,欧洲投资基金将同欧洲的风投基金结成伙伴。那些风投基金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展初步投资。
与会的欧洲航天企业官员对“卡西尼”计划表示欢迎,同时也指出欧洲航天投资环境已然在改善。
欧洲是大航海的发源地,但是在航天时代,却多少落后了一些,在商业航天上的落后程度更大。这与欧洲在战略技术上过度依赖美国有直接的关系。这并不意味着欧洲人没有战略前瞻性。所以,中欧在商业航天上的合作前景,是不能忽视也不应错过的。
电子杂志,扫码阅读
期期精彩,不容错过
·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