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代数奖首位华人得主!80后数学家许晨阳刚刚斩获全球“代数领域最高奖”
共 2260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0-11-13 14:40
大数据文摘出品
作者:miggy
据美国数学会(AMS) 官方网站最新消息,2021年度科尔代数学奖(Cole Prize in Algebra)颁发给许晨阳教授。
许晨阳目前任职麻省理工学院,颁奖声明中称,这次奖项是为了表彰他在代数领域取得的最新杰出成果:发展了K-稳定法诺簇模空间的代数理论,并且用K-稳定性实现了研究极小模型纲领中奇点的一个全新途径。
柯尔奖(Cole Prize,全名:Frank Nelson Cole Prize),由美国数学学会授奖。分别有数论奖(1931年开始)和代数奖(1928年开始),奖励数论和代数领域的成果。
柯尔代数奖每三年颁发一次,以奖励在过去六年中出现的著名代数研究。虽然这个奖并不是完全国际化的,但是它既颁给有卓越贡献的学会成员,也颁给在美国期刊上发表了出色文章者。
柯尔奖的设立,是为了纪念为学会服务了25年的弗兰克·纳尔逊·柯尔教授,被认为是数学中代数分支领域最高奖项之一,也是其他更为著名奖项——比如菲尔兹奖、阿贝尔奖——的前哨奖之一。
许晨阳是首位获得柯尔代数奖的中国人。
天才数学家许晨阳
天才数学家许晨阳
在中国数学界,你一定听过许晨阳这个名字。
1981年,许晨阳出生于重庆,从小就展露了数学方面的兴趣和天赋。小学一年级时,当同龄人还在为简单的加减运算大费力气之时,许晨阳已经可以运用乘法口诀快速的进行四则混合运算了。小学期间,许晨阳曾多次的拿到奥数比赛的一等奖。
1998年,许晨阳入选四川省数学代表队。同年一举夺得当年的奥数金牌后来又被选入国家奥数代表队。
许晨阳之后进入北京大学就读本科。3年就完成了本科的课程,在当时北京大学数学教授田刚的带领下开始了研究生课程的学习。两年后许晨阳完成了北京大学研究生的课程,同时也得到了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留学的资格。
获得博士学位以后,许晨阳拒绝了麻省理工大学的邀请,在2012年回到了北京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回到国内一年后,许晨阳又分别获得了马努金奖以及未来科学大奖。2018年,许晨阳获得了国家科学突破奖。
2018年,许晨阳选择辞去了北大数学系教授的职务,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工作。2018年开始,许晨阳教授在包括数学领域最顶级期刊Annals of Math在内的诸多顶级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此次科尔代数学奖也是特别奖励其中的5篇论文。
“东方数学强调综合性思维,西方从一个点入手,二者都需要”
“东方数学强调综合性思维,西方从一个点入手,二者都需要”
当时的许晨阳还不到40岁,从最初的毅然回国任教,任教6年后又辞去北大职务前往麻省理工,许晨阳的这一选择,也在当年的学术圈激起了不小的讨论。
在知乎的热门问题下,点赞最多的评论多在探讨经费和环境的问题,也有报道称许晨阳是因为国内学术造假太严重才离开。
对于这个问题,许晨阳没有给出正面答复。但在他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的一次论坛上,他曾经对于MIT和普林斯顿这些高校的数学环境表示过欣赏。
“我当时去普林斯顿、 MIT这种特别有名的学校里,我当时感觉在这个学校里行走的每位教授都是科学界的巨人,我发自内心对他们很尊敬的感觉。起码我做学生经常想,如果我做不出数学研究来,起码能好好欣赏他们的东西。数学是非常非常美的,他们研究的数学是非常漂亮的东西,我希望自己欣赏。”
而对于中西方数学思维和环境的不同,许晨阳也指出二者其实各有千秋。
“我其实跟不止超过两位以上的数学家合作过,国外合作者起码十个以上。你问这个问题很好,我从小学,学习数学的时候一直很思考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其实看到历史上的数学家,大多数其实都是西方人,所以我们经常问自己问题:中国思维方式和西方的思维方式,在研究数学上有什么不一样?
如果看数学历史,数学大概确实从古希腊分析性的思维建立起来的,所以这在我们中国历史中,可能不是我们最着重的一个点。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东方性思维可能强调综合性思维。我相信在数学研究,刚刚开始深入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多分析性的思维,但是最后需要在一个更全局的观点看的时候,可能有的时候需要综合性的思维,这两种思维都需要。”
在一篇关于许晨阳的报道中,许晨阳称自己是那种“典型的数学家”,他不使用软件,只使用纸笔、粉笔和黑板。当你路过他的办公室时,可能只会看到他踱来踱去,陷入沉思。
而对于这样一位纯粹的数学家,到底在哪里做研究,其实早已不重要了,不是吗?
相关参考:
实习/全职编辑记者招聘ing
加入我们,亲身体验一家专业科技媒体采写的每个细节,在最有前景的行业,和一群遍布全球最优秀的人一起成长。坐标北京·清华东门,在大数据文摘主页对话页回复“招聘”了解详情。简历请直接发送至zz@bigdatadiges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