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热点战区哪还有什么秘密?全让中国卫星看见了.....

物联网智库

共 2592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2-03-04 05:35


资料来源:薛定谔的元宇宙(iot103)

作者:不吃猫粮吃量子的猫

物联网智库 转载


导读

针对最近俄乌军事冲突局势走向,以及乌克兰境内热点战区情况,《环球日报》最近从中国商业化合成孔径雷达(SAR)遥感卫星数据服务商@天仪研究院搞来了不少“事实”,让该悲伤的悲伤,该打脸的打脸。

最近,世界不太和平。


俄罗斯和乌克兰热战的硝烟腾空而起,有人失去了家园,有人被迫流亡,有人持枪抵抗,有人血洒战场……


更可怕的是,战争的持续,情报、流言、谎话、真相,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人一时之间实在难以分辨,更添加了一丝恐慌。


为了还原战事发展的情况,中国“天眼”悄悄来帮了忙。



针对最近俄乌军事冲突局势走向,以及乌克兰境内热点战区情况,《环球日报》最近从中国商业化合成孔径雷达(SAR)遥感卫星数据服务商@天仪研究院搞来了不少“事实”,让该悲伤的悲伤,该打脸的打脸。

搞清了世界最后一架“大飞机”是否“健在”

2月27日,乌克兰安东诺夫航空公司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称,安-225重型运输机在俄乌交火中被波及,然而随后俄罗斯方面就否认了这一说法,一时间关于“大飞机”的情况是众说纷坛、难以辨析。


为啥大家会这么关心一架飞机呢?



其实这架代号为安-225的大型运输机是前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的超大型军用运输机,体型和起飞重量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从1988年完成出厂算起,在至今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世界上都没有诞生出一架能与之相比的飞机。



按照最初的计划,为运输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和其他火箭设备,当时的目标是要制造两架这样的飞机,但由于上世纪80年代末苏联经济衰败严重,最终只成就了这一根“独苗儿”,而它也成了当今世界上唯一一架“全球最大飞机”。


但可惜的是,根据天仪研究院研发的“海丝一号”SAR卫星于当地时间2月28日中午12点47分,成功获取的乌克兰基辅安东诺夫霍斯托梅尔机场SAR卫星影像来看,随着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政治摩擦最终演变为热战,这架大飞机很有可能已经在战火中被殃及,被迫退出历史的舞台。



据该公司研究人员的分析和研判,用于停放安-225运输机的机棚表面原本应该“光滑发亮”,而目前看来却出现了多块散射增强区,这意味着机棚已经受到严重损伤。



另外,图像中机棚水泥道路地面也出现大量反光区,研究人员认为,很可能是机棚遇袭后散落的大型金属件,这跟此前网上流传出机棚内正在着火的图像相互佐证,极大可能表示停放其中的安-225确实已经情况不妙了。


“大飞机”的毁灭,伤透了多少航天爱好者的心呢?

搞清网上流传俄乌两军炸水库大坝的真相

俄乌两国开战不久,国外网络上就流传出一则乌克兰一水库大坝被炸毁的消息。


开始时,消息称“为阻碍突入乌克兰哈尔科夫地区俄军的前进步伐,乌克兰军方炸毁了位于哈尔科夫市东部的佩切尼吉水库大坝”。然而没过多久,消息又反过来了,换成了这座大坝其实是俄军炸毁的。


众所周知,一座大坝被炸毁,受伤的就只是下游的百姓。所以一时间,大坝究竟毁于谁手在网络上竟成了争执不下的焦点。


2月26日,还是“海丝一号”SAR卫星,还是熟悉的“黑白照片”,揭开了事情的真相,只是争执双方要尬住了……因为,水库大坝连一块砖都没掉。



经卫星影像判断,位于乌克兰哈尔科夫以东50公里处佩切尼吉附近的北顿涅茨克河上的水库大坝依旧完好,水库下游未见受水灾区域。


感情闹了半天闹了一个寂寞。

最后再给“自己”搞个真相

除了以上事件以外,“海丝一号”SAR卫星从俄乌军事冲突开始就没闲着。


2月24日,这颗卫星就发来了基辅鲍里斯波尔国际机场、哈尔科夫机场、梅利托波尔空军基地以及敖德萨港等乌克兰境内要塞和码头的高清卫星影像。


基辅鲍里斯波尔国际机场


哈尔科夫机场


梅利托波尔空军基地


敖德萨港


也就是这些图像,帮助处于战争外的我们还原了战事真相,解读了冲突走向。


不过这样一颗“勤勤恳恳”的卫星,却难以让人买账。为啥呢?因为拍的图像不够鲜亮,普通人根本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用一位网友的说法:“这图像都勾不起我多看一眼的欲望”。


反过来再看看美国卫星拍摄的画面,下面这幅来自前美国宇航局(NASA)科学家创立的星球实验室(Planet)遥感卫星拍摄到的乌克兰哈尔科夫市外的楚胡伊夫空军基地,由于收到俄罗斯“快递”,机场升起了一缕黑烟……


乌克兰哈尔科夫市外的楚胡伊夫空军基地


尼古拉耶夫军用机场


接下来是美国另一家航天科技公司Maxar的卫星拍摄到的图像。


距离波兰边境只有16公里的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市


乌克兰边境以东约10公里的地方


楚胡伊夫空军基地


如果仅从感官上来看,任谁都会选择美国卫星拍摄的彩色照片,飞机、草木、房屋、道路、水库,全部用肉眼就能看到,色彩分明。



不过千万别拿这个就来做简单的对比,这样的图像其实我国的吉林一号就能拍出来,道理都一样,主要依靠的是可见光全色技术拍摄。


“海丝一号”则不然,这颗卫星由天仪研究院和中国电科第三十八所联合研制,在2020年,由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送入预定轨道,它的主要拍摄手段是依靠雷达波技术实现的。


仔细看,“海丝一号”发回来的很多图像是在晚上拍摄的,这时的地面几乎一片漆黑,对于光学成像的卫星来说就“抓瞎”了。



另外比如碰到多云天气、大雾天气,可见光被阻挡了的情况,光学成像的遥感卫星也难以发挥作用。


更重要的是,学过物理的大家都知道,可见光只是电磁波谱中人眼所能看到的一部分,不同波段的电磁波都有不同的能力。雷达就是为了弥补光学成像不足的一种手段。


因此,被调侃的“海丝一号”SAR遥感卫星,不仅不会受到天气、光照的限制,还能全天候的对地观测,甚至对地表和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所以,“海丝一号”也给自己正个名,其实不用在意照片成像,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重要的是内容解读,你说不是吗?


——这是一次元宇宙时代的信息战——


参考资料:

1.《中国卫星传回图像显示安-225运输机情况不妙》,环球时报

2.《独家!中国卫星拍摄俄乌热点战区照片公布》,环球时报

3.《乌克兰一水库大坝在俄乌冲突中被炸毁?中国卫星已经过去看完了》,环球时报

4.《差距大?中外卫星拍俄乌战区:中国是黑白照片,为何国外是彩照?》,搜狐网



浏览 5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