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笔记体验之:印象笔记、石墨文档、wolai、语雀、飞书、notion

狼乄王

共 7026字,需浏览 15分钟

 ·

2022-02-09 09:04

作为一个上班狗,从事的工作是文职类,我每天真的有太多太多的文字信息要收藏、记录和处理了。由于工作的特性,我时常需要和别人一起共同处理一个事情,以及下班之后,电脑如果不带回家,文件就拿不到(必须提前传到手机上),所以相比传统的本地文档,如word,我确实很需要在线文档。

几年前大家会把目前我们熟知的这一类在线笔记工具称之为“在线文档”。因为大家对于石墨、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这类的认知都还是一个“可以实现文档线上化的工具”,大部分人使用它们进行文档和资料的分享。

就像我自己,销售一个东西,用在线文档最多的地方就是做使用说明,每一个新的客户在使用我们的产品的时候,不知道怎么使用,于是我用在线文档做了新手引导和FQA。谁不明白我直接发链接过去,内容还能实时修改,好不快活!

将在线文档的概念转变为“在线笔记”,是因为疫情之后市场上很多笔记软件,越来越强调,独自完整的思考和知识体系的搭建。

比如:
印象笔记强调一键剪藏和信息管理;
flomo强调自由记录想法,记录更多的想法;
语雀强调轻松流畅的工作协同和搭建云端知识库;
飞书文档内嵌在飞书这个大平台上,强调智能移动办公;
wolai 则是打破office逻辑,用双链让信息关联和流动起来,将一种全新的笔记概念普及到了国内……

疫情期间不能出门,我就动了把工作这么些“年错综复杂”的资料都整理一遍的想法,于是上述的笔记软件我都体验了一个遍!

现在说说我的实际体验。(本篇文章较长,大家可先收藏,以便随时阅读)

notion & wolai

nition在云笔记界算是封神了吧,虽然没有那么的完美(国外软件,语言上有一些障碍),但是它的产品逻辑完爆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笔记,真正的实现了知识体系的搭建。(注意哦,是知识体系的搭建。很多笔记软件就算很强大,但也只是解决了笔记撰写和内容整合的问题)

只是人家服务器在国外,大陆用户用起来体验就感人。

但是就在去年中旬,国内出了一个叫wolai 的云笔记,被很多人称之为国产notion。

于是我下载体验,只能说:颠覆认知。以及被叫做国产notion ,有些屈才……

开始之前让我先夸一下wolai的页面,绝美!真的太适合颜狗们了~~~(下面的一些截图大家可以自行和其他云笔记的界面截图对比hhh)

1、块随意拖动,用设计的思维打造美丽页面

完美地继承了“块编辑器”这样的产品逻辑,也就是说,在wolai中,你看到任何元素都是一个块,比如文本块,图片块、表格块等,它们可以被随意的拖动和调整,最后形成一个漂亮的页面。

同样是和电影相关的模板和页面,你们感受一下和飞书电影模板的差别……

2、父子结构,打破传统认知,让知识更成体系

父子结构可以立即为页面之中有页面,听起来很复杂对不对?觉得陌生又熟悉对不对?我们常规意义上的在线文档,做内容的整理全部使用的是层级结构,比如一个文件夹下面有文件夹,文件夹下面再有一个个文件夹或者文档,但是一眼望过去,满眼的文件夹,以及这些文档之间相当割裂。

但是wolai页面上的父子结构,就能够做出来一个Dashboard。

来一组对比图,你们就明白了

wolai 云笔记显示的样式
传统云笔记显示的样式

3、双向链接,让知识流动

在第2点的基础上,wolai 设计了双向链接,即每一个页面都可以被(多次)引用到任意页面的任意位置上。引用和被引用的页面之间支持迅速来回切换,页面之间的关系就像一个「网状」的信息图谱,从而每个人都会拥有自己的“知识星球”。

4、超级多内容格式的支持和强大的模板中心

wolai 模板中心中有20多类,累计100多个模板,丰富程度可以媲美飞书模板库,但是颜值更高(对不起,我就是个颜狗!),比如:

  • 个人:笔记、个人管理、文件存储、wiki……
  • 企业:项目跟踪、流程管理,数据管理,知识库,团队协作平台,建站工具……

从上述的模板截图也能看出来,wolai 支持的内容类型也非常多,其中我最喜欢就是他们的进度条。

我还可以把进度条和代办事项结合起来,随时查看进度:

以及使用 wolai 团队版空间,搭配上进度条,特别适合做融资前后事宜,项目调研的线上协作等工作,告别微信群文件发来发去的痛苦过去。

wolai到底有多神奇?让我写还能写,但是其他的更多是惊喜功能,比如超级中文友好,你键入 /bg,就能直接插入表格,/tp 就能直接上传图片,发现没有?bg 和tp是表格和图片对应的缩写。还有就是多端同步相应速度很OK~APP、网页端、客户端都可以下载。

wolai好用吗?当然!

它完美吗?怎么可能!

但是这些不完美,会阻挡我使用她的步伐吗?不会!

分享一个用wolai制作的个人图书馆,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wolai 公众号上搜索这个模板的制作过程和背后的故事 ,以及拿到这100本书集的思维导图(公众号后台回复:书籍)~

最后,如果你还没有使用过wolai,现在点击下方链接注册 ,开启wolai之旅!

知乎营销平台

石墨文档

算是我国国内真正意义上第一款支持云端实时协作的企业办公服务软件,可以实现多人同时在同一文档及表格上进行编辑和实时讨论,同步响应速度达到毫秒级。

包括后面的腾讯文档,以及大厂内部孵化出来的文档,多多少少都有石墨文档的影子。

1、界面好看,入门快速

当初入坑石墨就是因为界面很简洁,石墨色+白色,给人的感觉就很清爽,而且一点击进去,页面布局也很清晰。

其次石墨非常好的继承了这Office套件的操作习惯与使用体验,输入与阅读体验,让人上手十分快速!

2、多人协同,体验很棒

石墨文档算是我国国内真正意义上第一款支持云端实时协作的企业办公服务软件了,多人协同编辑,同步响应速度达到毫秒级。

我曾经就和同事用石墨文档一起记会议笔记和做复盘,体验起来很顺滑!


3、文档类型支持的很全

不仅有文档、表格、幻灯片、表单、思维导图,还新增了传统文档(Wrod)、应用表格等文档形式,基本的需求都可以满足。

4、功能齐全

基础的东西都有了之后,石墨文档也在不断更新的小功能点,给人不错的惊喜,也给工作带来了不少的便利了,比如:

1)语音识别 2)OCR功能(APP) 3)自动翻译,一键翻译成英语、中文、日语等

5、逃不脱的Office逻辑

上述说的所有优点,已经能够帮我们解决一个问题了:信息的记录&文档的制作

石墨文档的slogan中所说:全新一代云端Office,面向未来的办公软件。

面不面向未来我不知道,但是石墨真的很像网页版的office套件word、excel、ppt,打开文件的方式和Windows文件管理一样,用久了之后,感觉很多文件都藏在文件夹里,需要一个一个地打开文件夹,麻烦不说,关键是也越来越失去了定期查看笔记巩固记忆的动力。

这也正是石墨文档的问题所在:石墨虽然在内容输入的交互和文档类型上做了很多创新,但其本质上并没有脱离传统文档的思路。因此能够解决的问题就很有限。

就像我之所以一下子用了3年,是因为我的日常对于在线笔记的要求更多的是“在线”。加上它的UI合我心意。

如果你的日常信息不是很多,且对信息的整理和知识体系的搭建没有过多的要求的话,用石墨肯定没有问题。

印象笔记

印象笔记,起源于08年,是现代云端笔记类型的爸爸级的产品,名字取自一个美国典故:“大象永远不会忘记”。

印象笔记应该是很多人最早开始接触的笔记软件之一。我在17年第一次接触云端笔记软件的时候,石墨和印象同时出现在我的面前,然后因为印象笔记的UI(绿白黑),直接劝退了我,直到2020年疫情期间,重新下载回来。

1、超级强大的剪藏插件

网页版安装插件印象笔记的插件,手机上关注印象的公众号,就能把需要的内容直接收藏/转化到自己的印象笔记中了。印象笔记的插件我用的比较多,可以快速保存、标注和分享网上的一切内容,包括网页正文、图片、截屏和整个网页……

操作起来很方便。

但是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印象插件剪藏过来的某些图片,无法消除它的“限制粘贴”权限,意思就是在印象笔记里看,图片是正常显示的,但是如果你再把这个图片复制到其他平台去,就会显示下图这样的情况(这个图片本身直接复制出去,也会这样):

我本人做内容方面的工作,平时需要收集比较多的文案以及图片,遇到上述这样的情况就比较心累。

2、访达既视感的印象笔记,有些像网盘

印象笔记的客户端布局,是不是觉的和我们Mac电脑访达的布局有些像?左侧是第一层级的空间和文件夹,右侧就放空间和文件夹中的具体内容,有问题吗?没有,大部分的在线云笔记都是这样的逻辑(只不过是像IOS 还是像windows)。但是你们发现了吗,印象笔记中有一个专门的“素材库”空间,还能根据素材的类型进行划分,这是不是又似曾相似了,百度网盘送给你。


这个功能说好用也好用,但是得付费。以及付费标准和对应的权限,和百度网盘一比起来,显得更鸡肋了……

而且东西放多了,整个印象笔记用起来也会卡卡的。

另外,印象笔记还有清单功能、空间、笔记本功能。如果要求不高,倒也是够用了。


2、不够即时的信息同步,和无法忍受的卡顿

我曾经为了高效进行知识整理,所以一边用网页端,一遍用客户端。就发现我在网页端上的操作压根不能及时同步过来,得我刷新一下客户端才行……

后面看网上其他人的评论,说的是印象笔记原本主打的是个人笔记,后面才做了分享和协同功能,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

以及整个页面中如果稍微放多一些内容,就会变得卡顿(word里放个几个千张图片他也卡顿,但是印象笔记包容度就低很多了)

3、稍显鸡肋的标签功能

给分档和信息进行分类的方式有很多种,传统的概念里多用的是文件夹,之后又因为一些内容、社交媒体的盛行,出现了tag(标签)这样的信息分类方式。

印象笔记中的每一个页面,你都可以加上相应的标签,以及在标签页面,快速看到对应标签下的页面有哪些。

这样的做法在社交平台上特别好用,因为对应的标签对应着相应的流量和曝光。

而我们自己的文档采用这样打标签的方式,就意味着我们人为地给文档定性了。一个页面,一个文档,它的标签会随着其使用在场景的不同,而不断变化,也就是说一个页面或者文档该如何理解它,不是一个两个标签就说的清的事情,以及标签也随时需要调整和新增……

打标签一时爽,标签整理和调整火葬场。

内容多了,你就会发现,这个功能实在是很鸡肋。(打标签还得花费我时间呢……)

4、超级笔记,和没有打破的信息孤岛

很多人都在吐槽印象笔记的编辑功能弱,比较流行的MarkDown编辑器迟迟没有上线,后面印象笔记出了一个超级笔记,相比石墨的文档又更智能了一些些,可以快速选择文档模板,以及在页面中嵌入或者放入图片、视频、代码等各种形式的内容,但是体验下来之后,你会发现,其实还是传统文档的逻辑。

不久前,印象笔记说自己有了“双向链接”功能,我特别兴奋地去体验了一把,然后emmmm

是不是对双向链接有什么误解啊,这就是一个超链接好吧,插入一个关联笔记(搜索其他笔记的标题,就可以直接嵌入)之后,就没有然后了……右侧双向链接的图谱就并不知道为什么要放在那里(甚至连双向链接图谱都算不上)。

双向链接的功能在近半年来,国内炒的真的很火,但是没有必要为了靠近这个名字,而拿出来一个什么也不是的功能。(也许我期待太大了,写这段话的时候我都生气~)

想知道什么是双向链接的朋友,去体验一下notion或者wolai。

以及更让我震惊的,我可对关联过来的笔记进行编辑,页面链接我随便改一改都行,但是改完链接,标题并不会同步更新…………

我更无语了。

几年前我因为不喜欢它的配色没有选择它,几年后它因为产品本身劝退了我。


flomo

1、很好用的小工具,像一个私密版的微博

2、功能过于单一,只能做到想法的记录,完全没办法去做信息系统的搭建。

这一款软件我体验时间最短,总结起来就像个小工具。我关注了公众号,还加过创始人的微信(可能是工作号),创始人是个很有情怀的人,这让我在使用它的过程中有更多亲近感,但是完全没办法去做信息系统的搭建。

语雀

语雀我知道它是因为有一次群友分享了一篇文章,使用的就是语雀的链接,于是好奇搜了一下。发现语雀是阿里旗下的产品。

顺便感慨一下,同样是绿色,语雀就绿的比印象好看多了。

1、强大的知识库,内容平台中的清流

下图就是当时的群友分享的文章,然后我发现,这个文章还连带了左侧的知识库目录,和右侧的文章目录。

点击左侧的知识库目录,我就可以看到这个库下面的其他内容啦~

界面还是很好看的对吧。


不仅如此,语雀也非常刻意地保持整个生态的“干净”。下图是语雀上的一位大佬在对比“语雀”和新兴云笔记“wolai”的一篇文章下,用户的评论。

以及语雀首页推荐的内容,质量都很高,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职场技能版的36kr ~

关注内容本身,并为用户营造良好的使用环境,这一点确实很有格局。(和它的用户属性也有很大的关系)


2、很强大的社交属性,知识交友

点开语雀的个人主页,就会发现它和其他在线笔记上的这一块的界面和功能明显不同(你一定懂我在说什么)。


以及有数据后台~

虽然只是很简单的行为和页面数据统计,但是聊胜于无,给人的感觉也是很高大上。


3、复杂的界面设计,和过于繁琐的操作

语雀很适合做知识库,因为你可以完全用它做一个每期更新的电子版杂志出来,但正因为它对信息整理的强大,也导致了它的功能很多,按钮很复杂。

这里的复杂不是说字面上的意思很晦涩,而是乍一眼看上去,你不知道如何理解这个产品的逻辑。

如下图,左侧工作台里有文档、资源和话题,也能新建文档、表格、知识库、团队……然后左侧又有个人知识库、协作知识库、团队这些……

如果你熟悉了这个产品,OK,那真的不是问题,但是一个小白面对这么多高度相似的按钮,真的好吗?

首页很多类似的描述按钮
文档知识库中两个新建按钮

很多产品都会把一些常用的按钮放在好几个位置,供大家灵活选择,但是语雀不一样,同样名字的按钮放在同一个页面的不同的位置,它的逻辑和权属关系是不一样的……

比如,在我熟悉这个界面的大概逻辑中之后,我准备在工作台中迅速建立一个文档了,然后……它居然要我先选择一个知识库,如果没有这个知识库,我还得先去建立一个,建立的过程中还得明确一下这是什么类型的知识库。

肯定有人说了,现在的复杂是为了后面的方便,但是朋友啊 ,我只想写一个文档啊。以及,我建立一个知识库,为啥还要选类型,难道假如我开一个店,我的店里就不能炸鸡盖饭一起卖了吗?

再来吐槽下一下库的删除,emm,我第一次找了大概2分钟吧,没找到,我泄气了,度娘了一下。这上面是5个步骤,但实际上并不止……(dddd)

我只能说语雀的产品经理真的不太懂小白哈哈哈哈哈。

4、没有逃脱的Office“魔咒”

语雀中你的每一个页面都必须要在一个知识库中,但是不同类型的知识库之间有壁! 比如资源知识库,意思就是只能做资料的上传,干其他的不行;建立话题知识库,你就只能创建话题;如果你想建立Office三件套里的内容啊,你就建立文档知识库……总之就是这样的逻辑。

就以写一个word文档为例,我得先确认一下我是选择个人知识、协作知识库还是团队知识库,然后再确认一下我的这个文档在哪一个类型的知识库中才可以直接新建,然后才能进行新建……



现在我知道文档要在文档知识库中才能直接新建了,我就选择+ ,点击「新建文档」。然后写入或者嵌入,或者引用需要的内容。

在这里先夸奖一下语雀对内容类型的包容度,不仅可以嵌入视频、图片、表格、思维导图等,当前页面还支持嵌入其他语雀页面(和印象笔记的操作逻辑一样,但是更高级,因为嵌入过来的页面可以在不占用当前页面的基础上,上下滑动预览,以及不可随意编辑)。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更大的限制,语雀页面内容的相互嵌入,不能跨知识库!

也就是说语雀在一开始就逼着用户选择你即将生成的文件,其所在的位置。以及我一旦发现一个文件内容不适合它当前所在的知识库位置之后,想要移动它,就得先进入到个人知识库/协作知识库/团队知识库,然后再去它们之下的某个更细化的类型库当中去,才能对类型库下面文件进行移动或删除等操作。


看完我的上述体验,大家也会发现,语雀提供的是可视化更高,和开放性更强的个人知识库平台。它提供了便捷的信息输入方式,打开了不同类型的内容并存在一个页面上的想象空间。但又创新的不够彻底,他让我们可以将更多的内容线上化,但是却又设置了层层阻碍,如果你足够有耐心,你也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整理和确认某文档可以放在某组某库里,最后你形成自己的“线上杂志”,语雀很适合你。


语雀搭乘自己的内容平台和社区,让大家很容易把关注点放在其内容生态上,就像我前面不吝夸奖的那样,但就在线笔记的本质来说,语雀是制作知识库的工具,不是“笔记”。它有它的门槛,它的专业性,但就日常使用来说,并非首选。


飞书文档

1、强大的模板,事半功倍

2、和语雀一样,是更为强大的线上office,页面支持很多类型

页面十分简洁,好懂!上手速度甚至比石墨还要快……


飞书最值得我喜欢的就是它的模板了,涵盖了绝大部分的互联网工作场景,以及部分日常生活场景。

但是飞书文档是整个飞书生态里必要一环,商业化的过程中,飞书要的是稳而不是创新,所以整个文档使用起来并没有问题,支持的内容类型和印象笔记、语雀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还有多维表格(云笔记老大 notion 就是因为这个功能被很多国人喜欢),但是也是没有逃脱office的影响。


工具的本质在于提效,我们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软件即可。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浏览 1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