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十大事件评析

共 19952字,需浏览 40分钟

 ·

2020-12-31 17:55

数学算法俱乐部

日期 : 2020年12月28日       

正文共 :19296

来源 : 学术志
主持:贺祖斌

研究生:杨婷婷、罗惠君、陈洋、周坚和、刘微微、何俊生、黄春蕾、陈庆文、黄令、李娜、蒲智勇、孔苏、潘杰宁、郭云卿、王国亮、王文丽、张颖佳


贺祖斌,广西师范大学校长,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组成员为广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


编者按

由贺祖斌教授主持,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的“高等教育大事件年度盘点”学术沙龙到2020年已经举办了15期,并出版了论著《中国大学这五年(2006-2010)》《中国大学这五年(2011-2015)》,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好的影响,这种积累多年的讨论形式和成果得到学术界高度认可,该学术团队继续对“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十大事件”进行了深度分析,并坚持独立评析。我们期待每年以这种专业性、针对性的探讨,管中窥豹,见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同时,也期待《中国大学这五年(2016-2020)》问世。


普及化:落实五中全会
推进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

事件回顾: 


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全会指出“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教育部要求把全会精神落实到“十四五”教育发展全过程、各环节,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开好局、起好步。[1]

摘自:光明日报,2020年11月10日


讨论:

刘微微: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教育发展蓝图。教育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教师作为高校发挥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功能的核心力量,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教育工作者理应秉承工匠精神,爱岗敬业、追求精益、专注信念、敢于创新,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与使命,助力高校更好地发挥人才引育功能。


黄  令: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编制“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编制“十四五”规划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政策工具和手段,具体到高等教育领域,也是各个教育组织和机构加强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规划”成为了本年度高等教育界的一个关键词和年度热点。


李  娜:普及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更为突出的多样化、个性化、现代化和开放化的特征。为更好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各省各校在科学编制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中,应着力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学科专业结构优化、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教育评价机制改革、中外合作办学以及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开新局、应变局。


陈  洋:从目前的人口生育率和劳动年龄人口比例来看,中国经济发展所依靠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思考如何将“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是必由之路。“十四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应继续扎根中国国情,重视高校分类发展,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实现高等教育发展质的提升。


周坚和:“十四五”期间,各级各类高校都将致力于通过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等途径,构建创新、协调、开放的高等教育体系,并且要敢于直面创新范式转变及全社会创新格局调整对高校自身贡献国家创新发展地位带来的严峻挑战。高校要充分利用“放管服”改革契机,在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上大胆前进,实现关键环节改革的破冰,释放办学活力。


贺祖斌点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局的重要历史交汇期召开的,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全会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在此背景下,我认为总结“十三五”、谋划“十四五”,协调处理好发展与规划的关系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最为关键的两大任务。


从高等教育发展来看,“十三五”时期,随着毛入学率超过50%,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将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现代化等趋势。我认为多样化表现在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评价标准、发展路径、发展类型等方面。未来国家将制定紧跟时代发展的多样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将改革教师评价,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将探索建立完善的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政策体系,通过分类设置、分类指导、分类支持、分类评估,引导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等。个性化要求高等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建立渠道更加畅通、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利的终身学习体系,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人民群众将有更多机会接受高质量、可选择、个性化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制度体系将更加健全。现代化的基础在于信息化,高等教育要适应信息化不断发展带来的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的革命性变化,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应用。以信息化推动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的法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等。


我在《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十大要点》一文中指出,做好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应该从四个方面来看:一是向后看,即对“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合具体指标进行总结和反思;二是向上看,面向2035年,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部署,明确区位优势与不足,认真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三是向前看,以理论为指导,关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借鉴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四是向下看,即自上而下开展调查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关注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要求[2]。总之,“十四五”时期高等教育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高等教育现代化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


教育评价:
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路线图
 

事件回顾: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总方案明确了新时代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任务书和路线图。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改革的文件,也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3]


摘自:光明日报,2020年10月14日


讨论:

郭云卿:《总体方案》突出了新时代以立德树人为主旨的教育评价理念,涵盖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用人评价,贯穿教育治理体系的全过程。确立了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用人单位五个主体,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为切实解决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难题提供了制度保障。

孔  苏:以往教育评价更为看中数量、指标、比重等内容,忽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教育评价的本质是对“培养人”的评价,培养人首要看重的是德行。《总体方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证明人的德行评价将成为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这将有利于扭转当前教育评价不合理的趋势和导向。

杨婷婷:《总体方案》概括了教育评价的要义与精髓,直面教育评价领域的各种顽瘴痼疾,从源头上对教育评价改革进行规范设计,对于实现整个教育评价的科学化、规范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可是我们必须思考方案落地的问题,如何“破而后立”、如何避免“破而不立”或者流于表面的现实困境。

李  娜:要落实评价改革任务,我以为有三个关键点:一是转变传统教育评价目标,明确育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确保教育评价发挥积极导向功能;二是全面细化教育评价标准,完善教育评价机制,确保教育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三是调动多元主体参与教育评价的积极性,加强教育评价现代化手段,推动评价工作的常态化管理。

陈  洋:作为即将毕业的一名学生,我比较关注“改革用人评价”这一维度,教育部关于2021届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相关通知进一步明确破除“唯文凭”的用人导向,强调人岗匹配、以品德与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氛围,更好促进《总体方案》落实落地。

贺祖斌点评: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抓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和落实落地,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评价体系。《总体方案》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最高规格文件,为教育评价改革提供全面、系统的改革方向和实施路径,是新时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破解教育顽瘴痼疾的纲领性文件,确立了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用人单位等五个评价主体,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破“五唯”为导向,着力做到政策系统集成、举措破立结合、改革协同推进。


教育评价关系到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诸方面的改革,关系到政府如何管教育、学校如何办教育的重大问题。《总体方案》的出台,找准了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对今后教育评价深化改革、科学转型,具有鲜明深刻、意蕴丰富的引领指导作用,明确了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路径。


《总体方案》明确,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这一问题表现为以分数和升学率为唯一依据来评价学生、学校和教育从业人员,以文凭、论文和帽子为唯一依据来评价人才。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阻力。贯彻落实《总体方案》,要深刻反思、克服教育各领域、各环节存在的“五唯”问题,破立并举,提高改革实效。


《总体方案》中涉及高校教师的评价更加明确,比如,教师评价方面,不得将国(境)外学习经历作为教师聘用和职称评聘的限制性条件;落实教授上课制度,对未达到要求的给予年度或聘期考核不合格处理;科研评价方面,以质量为导向,不得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奖励挂钩;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特点,坚持分类评价,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数等数量指标,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等等。这些改革,对于目前高校现有人才引进、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制度的改革是一个新机遇,必须按总体方案进行全面改革和完善。


在线教学:
疫情背景下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事件回顾: 


12月3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公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高校全部实施在线教学,108万教师开出课程合计1719万门次,在线学习学生共计35亿人次,改变了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校的“管”和教育的“形态”,形成了时时、处处、人人皆可学的教育新形态。[4]


摘自:中国网,2020年12月3日


讨论:

蒲智勇:这次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对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具有革命性意义,不仅有效抵御了疫情给教育系统带来的冲击,而且给中国教育变革植入了信息技术创新的基因,在客观上提升了各界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加速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刘微微:这次线上教学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共用,特别是为经济发展薄弱地区、艰苦边远农村地区输送了优质资源,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我们应从长远出发,将“线上教学”作为战略工程走向“新常态”,加快构建完整、系统的在线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受教育机会的人人平等、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教育质量的有益促进。


罗惠君:本次在线教学规模之大、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和全球范围内的首次实验,让原来的传统线下教室里教师面授课堂通过互联网平台搬到线上。中国技术实力过硬的企业还推出高校在线教学国际平台,满足高校海外留学生的学习需求,中国高等教育为世界高等教育提供了“中国方案”。


潘杰宁:庞大的在线教学体量,逐渐转变了老师们的教学观念,改变了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也倒逼教育教学管理做出相应的调整,教育的形态随之发生改变。如何适应“线上教学”这个新常态,如何将这场被迫开展的线上教学大练兵转化为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方法手段,值得我们思考。


孔  苏:高校实施在线教学具有天然的优势,一是教师与学生基本都是成年人,对于教育技术的理解与运用更为全面;二是高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一直持续投入,以往我们较为熟悉的是“精品课程”“在线公开课”“慕课”等。我国这次很好地完成了在线教学任务,反映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经受住了现实考验,但是,在线教学的质量问题同样值得关注和深思。


杨婷婷:不可否认疫情期间线上授课为我们带了诸多便利,百岁老人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疫情期间的线上授课创下线上教学教师最大年龄的记录。随着线上教学的推广,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教育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语言及非语言符号的互动以及情感的碰撞,才是教育拥有烟火气的根源。当有了工具为媒介,如何消减工具带来的负面影响,应该是从事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应该有的态度。


贺祖斌点评:

全国有普通高校近2700所,在校生3000多万,分布全国各地,各高校严格按照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与全国人民一起加入抗疫前线,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开展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对高校教学改革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契机。本次在线教育的教学规模、教学范围和影响程度都是之前所没有达到的。不仅成功应对疫情特殊时期的教学危机,而且极大促进了在线教育的实践。“互联网+”“智能+”技术的在线教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传统的教师的单一讲授制转变成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教师教学方式不受空间的限制,教师的信息应用技术也进一步提高。许多老师的在线教学也经历了从“排斥”到“使用”再到“喜欢”三个阶段。


在线教育在未来的教育中会成为常态,会渗透到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我们应抓住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的契机,融合发展线下和线上教学模式,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教学管理方面,可以依据在线教学的大数据实时把握教师教学与学生反馈,在此基础上对高校的专业评估和课程设置做调整。教师课堂方面,线上教学弥补了线下教学的缺陷,在教师的教学辅助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教师在线教学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不足,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减少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改善。学生方面,线上课堂提供了更多的自主空间,从“他学”转到“自学”,如何在智能化的课堂环境里,增加和优化同学之间的合作形式是教学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教学效果和评价方面,在线听课的人数和时长可以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有效评价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线教学将为终身教育提供基本保障,“学分银行”的理念将被普遍接受。  


据悉,我国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上线慕课数量增至3.2万门,学习人数达4.9亿人次,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人数1.4亿人次。学习革命推动了高等教育深刻变革。如何提升线上教学质量?如何合理利用资源依托在线教育来促进教育公平?值得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内涵发展:
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推动创新人才培养

事件回顾: 


7月29日,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5]


摘自:人民日报,2020年7月30日


讨论:

孔  苏: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由大规模向高质量转变,需要把握两对关系。一是“进口”与“出口”的关系。二是“精”与“专”的关系。本次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公布,意味着招考关系的严格,牢牢把握研究生入口关和出口关,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周坚和:推动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必须坚持坚持党对研究生教育的全面领导、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高精尖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持续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国际合作,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何俊生:当前研究生教育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过度强调导师的学术指导能力,忽视导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不足;评价制度与培养质量不协调,在研究上重结果轻过程,重数量轻质量。基于此,一方面应强化导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把牢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另一方面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真正实现研究生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罗惠君:教育部教育2020“收官”发布会数据显示,我国在学研究生总规模今年将达300万人,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目前已超过60%。然而,相较其他发达国家,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仍处在摸索发展阶段,其培养模式仍依附学术学位教育,未展现出培养高级技术型和应用研究型人才的独特优势。


张颖佳:作为一名在读研究生,我特别关注研究生教育大会的召开及后续发布的诸多文件。研究生逐年扩招的前提下,个人如何成为德才兼备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我希望在未来的学习中可以找到答案。

贺祖斌点评:
2020年3月,教育部印发通知明确2020年计划硕士扩招18.9万人,我国研究生在读人数突破300万大关,我国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首次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以及为落实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而出台的一系列举措,“创新改革”成为关键词,出台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等,预示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新的征程,为新时期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内涵式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坚持“四为”方针,严格质量管理,聚焦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规范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等。

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阶段,而研究生教育作为新时代“精英”教育,为国家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如何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环节,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一是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坚持立德树人,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两条腿走路,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要严控导师队伍质量,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二是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学科建设要适应甚至引领社会发展,研究生教育要立足国家科技前沿和人才紧缺领域,关注交叉学科和学科群建设,培养复合型高水平人才。

三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发展空间仍然广阔,要充分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优势,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为社会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

四是重视研究生教育的开放合作,广泛吸取国外高等教育办学经验,借鉴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培养研究生国际化视野。

五是重视关键领域,今年开展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本硕博贯通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课程思政:
全面落实高等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事件回顾: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6]


摘自:教育部网站,2020年06月05日


讨论:

郭云卿: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是教师。只有老师的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才能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榜样,成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因此,全面推行课程思政,必须优先全面提升大学教师思政育人的意识和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全员育人。


潘杰宁:对于广大教师来说,课程思政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从系统全面的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还需要充足的培训引导和实践探索,只有解决了“为何教”“教什么”“在哪教”“谁来教”“谁来管”等课程思政的基本问题,才能真正解决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两张皮”的现象。


黄春蕾:“课程思政”不等同于“思政课程”,课程在先、思政在后,意味着课程思政是通过各类课程资源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并不仅仅专属于个别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高等学校建立全方位课程思政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王文丽:高校思政建设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这三个方面是统一的整体,相互促进协调且不可分割。学生处于信息化时代,要求课程思政需紧扣时代主题,整合优势资源、组织开展线上思政必修课可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一项举措。


陈  洋:课程思政并不是把每堂课都变成思想政治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像盐,要把它融入到每道菜中自然而然被吸收,课程思政需充分结合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成长特质,并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三全育人”工作方针。


罗惠君:我注意到《纲要》将人才培养作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和重点,要求实施过程中结合专业特点及其思维方式、深入教学内容。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相融合,可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贺祖斌点评:
《纲要》的印发,是教育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的关键举措,为高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发挥课程育人作用提供了重要指导。落实“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三全育人”格局,切实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这就要求不只是思政课教师,所有教师队伍都是育人的“主力军”,不只是思政课程,所有课程都是育人的“主战场”,不只是课堂教学,课外教学,实习实践,都是育人的“主渠道”。《纲要》从内容体系、课程教学体系、课堂教学建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工作机制等全流程、系统化的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力图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不合理现象,全面形成育人合力、发挥出课程育人应有的功能。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化。课程思政不是课程本身的单一改革,课程本身可以看作是分类知识的集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隐含着知识文化、教学文化、思想文化等。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各专业各类课程要以符合自己特点的方式,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使思政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统一,提升课程思政水平和实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认为,课程思政落到实处要把握好教师、课程、课堂三个关键载体。因此,高校在制定本校课程思政建设方案时,着重构建五个体系:一是聚焦规划设计,构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二是创新教学改革,打造立体化思政育人课程体系;三是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组建优质课程思政教师队伍体系;四是强化标杆引领,塑造课程思政特殊示范体系;五是建设的规范性与有效性,加快构建课程思政工作评价体系。


体美劳教育:
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事件回顾: 


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7月7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同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7]


摘自: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15日


讨论:

何俊生:20世纪50年代我国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写入党的教育方针,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然而,以分数为主的教育评价导致五育失衡,中央颁布系列关于劳动教育、体育、美育政策,为均衡五育发展指明方向。


陈庆文:劳动教育绝不是学生简单体力劳动甚至重复性机械操作,其核心和本质是发挥其育人价值。高校劳动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更要坚持育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劳动中培养品德,塑造自我,实现由知理论、重践行、树信仰的转变,推动以劳树德、以劳创新、以劳育美价值目标的实现。


蒲智勇: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要体现出高校大学生区别中小学生的特殊性,大学生在劳动教育上应该达成什么样的目标,不仅仅限于拿到几个学分、修完了相应课程这么简单。如今,本科生、研究生送外卖经常成为新闻热点,这本身反映出社会对高校学生从事劳动存在一定的偏见,在高校内部也对此有不同的声音。


张颖佳:体育不仅仅意味着强身健体,对于减少焦虑、抑郁以及不良情绪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美育重在培养我们对美的感受,帮助我们认识美、鉴别美。体育和美育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是非观念以及面对高压环境下如何正确宣泄自己的情绪,是人生的一道“保护屏”。


黄春蕾:我较为关注的是实施效果的评价问题,对于学生而言,美育评价是检验学生艺术素养的方式,对于高校而言,美育评价还是一根指挥棒,指引着高校着重结合专业特点以及区域特色,因地制宜探索美育建设。如何对高校美育进行评价、以何种标准进行评价,值得思考。

贺祖斌点评:

今年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系列关于加强劳动教育、体育、美育工作的意见,对此,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


第一,劳动教育。针对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要求有较大差距,切实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旨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习惯,劳动教育磨炼心智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另外,在未来的劳动教育发展中,如何把握好“度”,即协调五育齐头并进、强化五育相互结合、倡导积极适当劳动、避免变相体力劳动,把握好劳动教育的“度”,才能正确发挥其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过程中的积极意义。


第二,体育。虽然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进入普及化阶段,但地区之间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以及资源分配不合理问题依然值得被重视。新时代高校体育工作的推进,离不开对中西部地区体育办学条件的改善,可以从配备专业师资队伍、完善场地设备器材、整合地区多方资源等方面入手,协调东部地区优势体育资源实现共享,着重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与利用率,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第三,美育。美育是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心灵的过程,也是促进德育智育发展的环节,更是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虽然美育更侧重于思想意识层面的培养,但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过程中美育并不是独自封闭的,其表现形式反而更加多元化,我们可以从道德、智慧、体育、劳动中发现美的足迹,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中也可以渗透美育的元素,因此,高校推进美育工作不仅应该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更要注重树立融合创新理念,充分将美育贯穿于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全过程,渗透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全方位,培养具有高尚品格、创新能力的全面高素质人才。


劳动教育、体育、美育归根结底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任何一项都不是孤立发展的,所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育并举,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在高校教育中如何将劳动教育、体育、美育融入课程、社团、生活及各项活动中,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文科建设:
构建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事件回顾: 


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召开,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会议指出,文科教育是培养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产生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形成国家民族文化自觉的主战场主阵地主渠道。新文科建设对于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加快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8]


摘自:中国教育报,2020年11月04日


讨论:

王国亮:新文科建设于2018年10月初现端倪,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版,在原有数学、物理等学科基础上,增设心理学、哲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人文科学实验班,探索新文科人才培养新模式。2020年,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和《新文科建设宣言》的发布,为新文科建设制定了施工图,吹响了开工号,对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具有重大引领意义。


黄  令:国家召开新文科建设大会,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依托山东大学成立的“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明确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新文科建设的要求,对新文科的功能、发展原则、建设目标和任务、实现路径等方面指明了方向,将大大加速我国高教战线“新文科”建设的历程。


陈庆文:文科教育是培养文化自信心、自豪感的主要载体,引领文化影响力、感召力的塑造,形成国家民族文化自觉的主战场。新文科建设不仅影响文科本身,更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全局。教育部关于新文科建设的立意高远,意义不仅于高等教育,对于提升综合国力、坚定文化自信和培养时代新人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李  娜:落实新文科之“新”关键在于三“破”三“立”:即要打破单向度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定式思维,打破以单一性学科为主的知识壁垒,打破制约融合创新发展的制度藩篱;树立以融会贯通、全球视野为取向的博雅教育理念,建立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文科教育体制机制。


孔  苏:文科,与理工科最大的不同是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新”的主要表现,我想也是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上。文科思维倾向复杂与模糊,不追求结果的唯一性,研究方式多为思辨研究或文献研究。但是,“新文科”如果一味要求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按照理工科的方法进行,这很难说是一种真正的“新”,更多应该强调交叉、融合,而不是生搬硬套。


贺祖斌点评:
《新文科建设宣言》的发布,是教育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中的主要举措之一。什么是新文科、为什么建设新文科以及如何建设新文科?“新”不仅涉及思维和研究方式,更是学科交叉、融合的一个体现。“新文科”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目的是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社会科学家,构建哲学社会学中国学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对于为什么建设新文科,刚刚同学们其实已经谈到了,因为文科教育拥有独特地位。我们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社会大变革呼唤新文科、国家软实力需要新文科、新时代新人需要新文科、文化繁荣需要新文科。


作为高等学校如何来推进新文科建设?正象“宣言”中强调的一样,需要突出几方面:


一是要促进专业优化,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深入融合,积极发展文科类新兴专业,推动原有文科专业改造升级,实现文科与理工农医的深度交叉融合,不断优化文科专业结构。


二是夯实课程体系,开设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是推动模式创新,聚焦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开展法学、新闻、经济、艺术等系列大讲堂,促进学界业界优势互补。


四是打造质量文化,坚持学生中心、坚持产出导向、坚持持续改进,构建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文科特色质量文化,强化高校质量保障主体意识,促进文科人才培养能力持续提升。


以上几方面建设作为基础,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同时,更应夯实基础学科、发展新兴学科、推进交叉学科。我想,要将新文科建设的理念和方案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需要学校顶层设计、文科学科、教学管理、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和努力!


均衡发展:
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新机遇

事件回顾: 


9 月 1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实现内涵式发展,主动对接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突出优势特色、汇聚办学资源、促进要素流动,有效激发中西部高等教育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推动形成同中西部开发开放格局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体系。[9]


摘自:人民日报,2020年09月02日


讨论:

郭云卿:受经济、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长期以来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为了缩减差距,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若干意见》的颁布不仅对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为中西部高等教育加速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周坚和:2018年后,我国确定了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海南自贸试验区和“一带一路”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四点一线一面” 高等教育的战略布局。其中中西部地区是战略发展布局中的弱点和短板,需要重塑和打造。


王国亮: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在主要中心城市,适度“抱团取暖”将成为中西部高教质量提升的重要路径。在中心城带动下,与周围中小城市形成合理产业梯度,主动回应和跟随核心城市发展步伐,逐步形成高等教育系统与城市资源构成接轨协调、辐射带动、互利共赢的良性生态系统。


杨婷婷:怀特海说“大学组织的全部艺术在于供应一支用想象力点燃学问的教师队伍”,发展中西部高等教育,核心是人才队伍的构建。如何培植当地人才、引进并留下外来优秀人才是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内生动力的主渠道。


黄春蕾:我认为“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是调动东部优势资源支持中西部地区的一个典范,国家从部属高校中选派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支援西部高校,既符合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精神,也弥补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短板,提高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张颖佳:教育资源的转移是需要花费时间的,在无法促进教育资源要素快速流动的前提下,我认为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就自身的资源优势进行多方位挖掘,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助力区域和社会发展。


贺祖斌点评:
刚参加在西安成立的“西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创新与发展联盟”,对落实中央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政策有更深的体会。中西部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西部高等教育是弥合东、西部高等教育差距,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强国和教育现代化必由之路。仅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一流的学科不足以建立一个强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强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必定是一个相对均衡的生态系统。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失衡现象持续已久,整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普及化,但是对于中西部省份如云南、广西、贵州、西藏等省(区)仍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认为,高等教育集群发展从以往粗放型的省域布局转变成精细化的城市布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高等教育资源比较丰富。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区域中心城市如昆明、成都、重庆。西部区域内也存在着不平衡,以广西为例,高校资源不多且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少,全区高校共有85所,从高校布局结构来看,本科高校主要集中在南宁和桂林这两个城市,广西高等教育的集群发展,必须以南宁和桂林为中心加强高等教育集聚区建设,着力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努力形成广西区高等教育领域的“双核驱动”格局。

中西部高等教育建设,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不同区域发展特点,综合考虑各个城市的产业、文化和历史等因素,形成独具地方特色,有利于地方产业发展的高等教育,特别是要充分挖掘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向而行的内在规律,围绕中西部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需要,构建大学与城市、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二是形成区域高等教育特色办学、错位发展格局。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及资源优势不同,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集中资源突出亮点。三是深化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高校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构建高校、企业、行业和地方政府之间相互协作、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形成开放共享的协同育人体系。四是东部高等教育支援中西部发展,扶持现有的高等院校,重视人才培养提升其教育质量。我相信,经过国家对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支持和自身努力,形成同中西部开发开放新格局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体系。


产业学院:
构建高等学校校企合作的新型学院

事件回顾: 


2020年,教育部先后印发《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未来技术学院建设瞄准未来10-15年的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原创,培养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旨在建设若干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造就大批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10]


摘自:新华网,2020年09月04日


讨论:
 
蒲智勇:灵活多样的设立二级学院、专业和课程,是高校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方式之一。校企合作设立学院,改变了过去以学术、学科为导向的设立模式,改变了以理论研究为主的设立原则,积极考虑与企业、产业合作,邀请企业人员兼任学院教师或管理人员,实现与产业企业对接。


刘微微:无论是未来技术学院建设,还是现代产业学院布局,都是探索前沿科技发展,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是把握新工科建设内涵,强化与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融合发展,顺应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应然之举。


黄春蕾:无论哪一学科都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现代产业学院与未来技术学院的建设是高等学校职能的深化,高校在服务社会中实现科研价值,同时也在服务社会中促进科研发展。


何俊生:高校人才培养应服务于地方发展,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能否得到社会认可?毕业生和职业技术人才有何区别?学生素质和努力能否符合经济社会的需求?这将是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王文丽:两种学院在具体教学模式上都实行“引企入教”“校企合作”,企业加入课程的制定并提供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但是,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考虑高校自身的培养计划并保持大学应有的学术自由,设置合作的红线和底线。


陈  洋: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的创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注重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水平人才的培养,旨在引领产业变革、技术创新,为推动“中国制造”转向“中国质造”、“中国创造”提供智力支撑。

贺祖斌点评: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各种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在这样一个世界格局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五中全会要求,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面对“十四五”规划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和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和使命召唤,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的成立是高等学校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科技强国的需要。

高等学校在原有学科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产业学院,一方面高校要突出深化产教融合,特色鲜明、与产业紧密联系的学科专业,确立学院新的办学思路,加快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支撑我国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是建立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瞄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能够突破传统路径依赖,探索产业链、创新链和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建立新型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的高效共享机制,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建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机制。三是推动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打造一批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为应用型高校建设提供新的办学模式。另外,未来技术学院的布局和建设,聚焦未来革命性、颠覆性技术人才需求的重大改革,坚持中国特色、面向未来、交叉融合、科教结合、学生中心、开放创新,着力做好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前瞻性和战略性培养。

因此,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的建设,为“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培养更多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同时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独立学院转设:
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再出发

事件回顾: 


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到 2020 年末,各独立学院需要全部制定转设工作方案,同时推动一批独立学院实现转设。这是教育部为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规范发展,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部署。[11]


摘自:中国教育在线,2020年5月23日


讨论:

王国亮:独立学院源于20世纪90年代,为弥合扩招和政府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鼓励公办高校与民间力量合作办学。2003年,独立学院开始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向自主办学机构过渡。2006年,教育部提出“独立学院视需要和条件可以逐步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2020年《实施方案》方案的颁布强力推动独立学院加速转设。


郭云卿:独立学院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了满足高等教育多样化需求和推动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的作用,但也存在挤占公办学校资源,挤压民办学校生存空间的弊端。因此,完成独立学院的转设工作是维护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


黄  令:独立学院依托母体高校品牌资源、师资队伍,为我国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作出了重要贡献。除上述问题外,我认为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法人地位未落实、产权归属不清晰、体制机制不顺畅、经费管理不规范、内部治理不健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发展。


潘杰宁:独立学院转设面临三种抉择,一转公办,二转私,三停止办学。转公填补地方类院校空白,转私分层分类办学,满足人民多元化教育需求,停止办学是教育需求的优胜劣汰,对于促进地方高校整体教育水平提升具有划时代意义。


王文丽:通过《实施方案》推动独立学院转设并规范发展,推动其专业设置对接社会需求、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实践过程,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


刘微微:独立学院的转设的关键在于推动母体学校妥善退出独立学院办学,难点在于依法依规办理资产转移过户工作,重点在于按转设要求夯实办学条件。政府、母体学校、投资方三方联动是实现独立学院再次创新,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根本保障。


贺祖斌点评:
我曾经担任过两所独立学院院长,对独立学院的兴起和发展有着更深的体会。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上世纪90年代后期,部分公办本科高校创建“国有民办”的独立二级学院。1999年,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内第一所独立学院,之后独立学院开始迅猛发展。2003年4月,以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为标志,独立学院进入依规发展的新时期。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创新性的办学模式,一方面兼具了公办和民办的双重优势,另一方面也日益凸显其非公非民的弊端。2008年,教育部发布《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规范独立学院办学;2018年12月,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年度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通知》,独立学院进入转设“快车道”;2020年5月,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了“能转尽转、能转快转”的要求,明确了独立学院转设的时间表、路线图。


在推动独立学院转设过程中,所涉及的利益相关方比较复杂,我认为,应该要明确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理清产权问题。独立学院主要依托母体高校有形和无形资产的投入,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又有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质的社会资金注入,形成了主体多元、产权多元的办学格局,这需要依据相关制度、政策以及明确的实施方案。二是创新转设路径。独立学院转设要因地制宜,实施“一校一策”,探索符合政策要求的多样化转设模式。基于投资主体的不同类型,有“民办型”、“国有型”、“校中校”、“混合型”等类型,多样化的办学主体决定多元化的转设路径,可探索不同类型的高校办学模式。三是明确发展定位。如何探索独立学院转设之后的高质量发展,是面临的根本问题,坚持走聚焦应用、错位发展的路径,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在转设过程中,充分尊重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师学生与学校成为转设过程中的命运共同体。在今明两年,我国现有的200多所独立学院全部实现转设,将是我国应用型高校又一次大的转型和发展。


●盘点总结

2020年,在总结“十三五”期间中国高等教育辉煌成就基础上,是谋划“十四五”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今年选取的高等教育十件大事,首先,突出了高等教育政策导向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并擘画“十四五”教育发展蓝图;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实施,明确新时代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任务书和路线图;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号角吹响,中西部高等教育迎来均衡发展新机遇。其次,关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现实,疫情背景下的线上教学成为新常态,有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首届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指明了方向;强化体美劳教育,均衡五育发展,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文科”建设宣言,吹响新文科建设开工号,拓展了“四新”学科建设新征程;教育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全面落实高等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产学研结合,构建校企合作新型学院,培育更多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再次,对高等教育的一些政策将给予更多关注,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明确转设时间表,为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对转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思考。


当然,今年还有很多事件值得关注,比如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启动,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迎来全面体检;促进学科融合,叉学科将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潘懋元教授从教85周年暨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等等。篇幅有限,并未一一收录。


对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大事的整理与盘点,仅代表本次沙龙讨论的观点。另外,值得说明的是,以上对这些事件的评析都是在收集已经公开发表的相关资料并经过多次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收集的信息和参与讨论者的水平所限,其中的评析肯定存在些许漏洞和偏差,希望诸位批评指正。部分评析采用了已经发表过的观点,但由于篇幅所限,未能一一注明,特此说明。

【参考文献】
[1] 陈宝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N].光明日报,2020-11-10(13)
[2] 贺祖斌.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十大要点[J].高校教育管理,2020(05):42-48+124
[3] 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N].光明日报,2020-10-14(01)
[4] 教育部:召开世界慕课大会 发起成立首个世界慕课联盟,https://www.sina.com.cn/
[5] 习近平.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N],人民日报,2020-07-30(01)
[6] 教育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6/t20200604_462550.html
[7] 王登峰.“十三五”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成效显著[N].中国教育报,2020-12-15(01)
[8] 董鲁皖龙.新文科建设工作会举行[N].中国教育报,2020-11-04(04)
[9] 习近平.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 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N].人民日报,2020-09-02(01)
[10] 新华网.新工科建设系列新举措扎实推进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等布局建设[EB/OL]http://education.news.cn/2020-09/04/c_1210785176.html.
[11]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EB/OL]https://www.eol.cn/news/yaowen/202005/t20200523_1728948.shtml


— THE END —


曲面论
大学数学(高数线代)直观理解(一)
读博期间强烈怀疑自己所在学科的价值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罗杰·科恩伯格:基础科学——人类进步的希望
太巧了!学霸夫妻携手进入武大读博,两人的硕士导师也是一对夫妻
21岁MIT本科生推动数学重要问题新进展,曾获阿里数学竞赛奖
浏览 28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