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与影视之间——《人世间》带来的启示

腾云

共 3472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2-03-17 17:36


2022年才刚刚开始,腾讯影业、新丽传媒、阅文影视等联合出品的同名电视剧《人世间》作为开年大戏,无疑已经站在年度电视剧高点。剧集开播以来,创下央视近5年电视剧平均收视新高,爱奇艺平台热度破9800,豆瓣评分8.1。电视剧的热播成为优秀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精品好剧的又一成功案例。


本文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主任阎晶明应邀给《腾云》撰写的深度评论。


以下为阎晶明演讲全文:



文 | 阎晶明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主任


由梁晓声长篇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人世间》在观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和热议。这部三卷本长篇巨制,是最新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在读者中早有广泛认同。2022年才刚刚开始,同名电视剧作为开年大戏,无疑已经站在年度电视剧高点。

《人世间》的成功,也引来很多关于文学与影视关系的话题。就此,想谈一点个人看法。


01

什么样的文学最有可能与影视结合


梁晓声是小说家。他的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的机率非常高,年代跨度非常长。从上世纪80年代的《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雪城》,到几年前的《知青》,再到今天的《人世间》,他的小说不但被影视制作人、创作者追踪关注,而且总能引来观众热议。


为什么?因为梁晓声小说的现实主义品格和现实主义精神总能激起受众的关注。他的小说有历史,那是当代人曾经经历、依然历历在目的当代史,是与今天的生活密切关联的历史;他的小说里有生活,这种生活是与大的时代潮流相裹挟,通过对生活的描摹而得以认知社会风尚的生活;他的小说里有个人命运,而这种个人命运又是一时代人的写照。作为对中国社会发展进行密切关注、深入思考并总能发出自己独特声音的作家,对小说人物故事的把握就具有天然的优势。



他是《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的学者型作家,他的作品在高度和深度上有一种恰如其分的分寸感,不温不火,不急不缓,清晰而不僵硬,生动而不空灵。时代印迹、社会演进、人物命运、人性思考,各种要素妥帖地粘合为一体。因此特别容易引起影视界的关注。


如果说电影早已形成了商业片、文艺片、正剧大片等等“类别”,电视剧艺术的主流几乎是一致的,那就是:现实生活+社会变迁+时代潮流+个人命运(有时也是家庭家族命运)+生活哲理+道德之善。



近年来,重要历史节点上取得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反响的作品中,电视剧往往拔得头筹。改革开放40周年是《大江大河》,建党100周年是《觉醒年代》,脱贫攻坚主题是《山海情》,纪念抗美援朝是《跨过鸭绿江》。这其中,也折射出中国电视剧这么多年来的努力正在得到丰厚回报。


的确,从清晰地讲好故事,到必须具有的正确的价值观,到适合家庭观看的温和模式,再到明确的家国情怀,中国电视剧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民情的道路。而这一过程中,文学作品的匹配度如何,首先要看它与这些要求是否匹配。梁晓声的作品因此而被关注、追踪、改编。


《大江大河》也是长篇小说改编过来的,客观地说,自小说发布、出版以来,这部《大江东去》的小说作品在文学界的影响并不大,但电视剧却一炮走红。原因有很多,但我认为最值得一说的原因是,在表现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各类作品中,《大江大河》是全方位表现改革进程的作品。


其中有城市改革,也有农村改革,有国企改革,也有民营企业改革,有知识分子的命运沉浮,也有普通工人农民的酸甜苦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人都在其中有所表现。概因此,它可以在不同年龄和社会阶层的观众中引起关注。


02

文学品质与影视艺术之间的融合可能


文学与影视之间的关系,历来有不同观点,能够改编为影视剧,这当然是作品产生社会影视的有利途径。但在极端意义上讲,从来也有一种说法,在艺术达到极致的小说是无法被改编为其他艺术形式的。米兰·昆德拉也曾指出,一部小说作品能够顺利改编成其他是艺术,是这一作品艺术上还不够纯粹的标志。纯粹的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等视觉艺术后,其思想内涵和艺术匠心必然会有所丢弃。这样的例子确实也能举出一些来。


就中国而言,四大名著的改编几番重来,也不能代替原著的丰富内涵,无法尽显原著的艺术魅力。鲁迅在世时就劝人不要去改编《阿Q正传》,因为他担心那会只剩下滑稽。他的作品改编里,最成功的无疑是《祝福》,但电影《祝福》显然也主要表现了祥林嫂的命运悲苦,而不能尽现悲惨遭遇带出的人性薄凉。


但这种观点现在正在被改变。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完全不受文学家们的观点限制。影视作品或许无法尽显一流小说的丰富内涵和复杂意蕴,但一样可能成为一部优秀的作品。许多经典的现代小说,本身就具有多个层面的价值。动感很强的故事,曲折多重的情节,同深邃的思想,精确的文学语言,都有可能在同一部作品中融合、并存。影视艺术完全可能根据自身需要做出适当选择,从而完成一部上乘之作。


我国著名俄语文学翻译家刘文飞就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之所以在读者中既叫好又叫座,是因为他的作品即使只在故事层面上,也是充满了紧张、悬疑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甚至有流行小说的因素。但我们都知道,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最大品质是其深邃的思想性,是“思想小说”的巅峰。根据陀氏小说改编的电影《罪与罚》、电视剧《卡拉马佐夫兄弟》,同样也是深受观众追捧的作品。


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影视艺术可能没有完全道出小说作品的内涵,但作为独立的艺术,它同时也会衍展出更新的、属于自己的艺术质地,这当然是来自于小说,从小说出发的,但也有其新的内涵。比如《人世间》,如果我们把文学评论家们对小说的评价,和社会各界对电视剧的评价进行一下比对,就会发现,大家从作品中读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既有共同性,也有明显不一致的方位。



03

文学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提升自己,与其他艺术共生


在新的传媒时代,我认为文学家们也应该开阔视野,以开放的胸襟向其他艺术学习,从中汲取创作的滋养。我们常说,文学是一切艺术的基础,是影视艺术的头道工序,一剧之本的意思就是,文学作品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影视作品的成败。这些观点到今天仍有其价值,但必须说这还并不全面。


一是,影视艺术越来越成为最具大众化的艺术,创作的作品数量之多超乎人们的预想。我国更是电视剧生产大国,每年万集以上的数量并非虚夸。这么大的生产制作数量中,原创剧本占绝大多数。而且,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和积累,电视剧领域已经形成了一支相当庞大的、成熟的编剧队伍。这些编剧对电视剧艺术规律的理解和把握相对成熟,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一套“创作方法”。


二是影视艺术对文学作品的借重不再刻板执行“忠实于原著”。二度创作的要求是很强很高的。比如电视剧《潜伏》,是根据龙一的小说改编的,但一篇短篇小说和一部几十集的电视剧之间,编剧的创作量之大是可以想象的。可以说小说提供了相当重要的构思和梗概。龙一的作品的确具有改编电视剧的潜质,他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借枪》一样是一部上乘之作。


在谍战剧风行的几年里,文学家们在电视剧界充分展现创造故事、解读历史,将传奇故事与历史正剧相结合的能力。而且,他们也都程度不同地参与了影视创作、制作。麦家、海飞、全勇先等就是例证。


三是要通过影视擦亮重要文学品牌。《人世间》的播出中,特别注明是根据梁晓声同名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改编,这也体现了影视对文学必须要有的尊重。同时,通过影视艺术,重要的文学品牌可以更显其光亮。可以说,绝大多数茅奖获奖作家,都有作品被改编成为影视剧,茅奖作品也大量被改编为影视剧。


近十年来,《平凡的世界》《白鹿原》《装台》《流浪地球》等根据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网络文学的崛起,一样为影视艺术提供了优质的资源。中国作协将实施“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这些品牌一样可以通过影视扩大其影响。


同时,也要注意到,一部电视剧一旦获得成功,剧本也可以改编成为小说。比如2021年年初,由龙平平编剧的电视剧《觉醒年代》获得巨大成功,到年底,由剧本改编的长篇历史小说《觉醒年代》正式出版,从党史专家到著名编剧再到小说新秀,龙平平的华丽转身也颇有代表性。这部小说同样具有一读之价值,文学界也应以广阔的胸怀接纳。


总之,在今天,科技与艺术、与传播已经高度融合的形势下,文学艺术的传统格局早已打破,纯文学、严肃文学、主流文学,这些概念及其内涵如何理解、界定,都需要重新考量。



--------------  往期回顾  --------------



浏览 9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