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迈入「挤泡沫」时代,这5条赛道或迎来创新拐点

共 5078字,需浏览 11分钟

 ·

2022-05-21 23:03


资本更看好哪些医疗健康赛道?

作者 | 吴彤

编辑 | 李雨晨

资本市场的寒冬已经来了,但躺平的只是极少数。

“新冠催化下医疗健康赛道依旧火热,只是一些短期泡沫将在接下来被一一挤破,之后会迎来更值得期待创新拐点。”

近日,在创新工场的医疗创新趋势分享会上,创新工场合伙人武凯表示,资本市场正处于挤泡沫阶段,并认为,“此时,正是投资机构锚定下一批高成长企业的最佳时机。

大浪淘沙,只是资本对企业的甄选标准会愈发趋严。

武凯表示,在目前的经济调整期,资本和企业都在自省:在现阶段资本和企业该做些什么?公司核心竞争力在哪?资本更看重医疗健康赛道企业的哪些特质?

1


新冠助推“医疗+AI”,而非“AI+医疗”

医疗健康领域由于投入大、产业链多、研发周期长且“事关人命”,一向以“慢热”著称。但过去的十几年,医疗技术的创新速度有了大幅提升。

以疫苗研发为例:

2003年SARS病毒流行,从发现病毒到疫苗进入临床花了整整20个月;

而在两年前新冠爆发后,仅65天就传出好消息:中国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和美国的mRNA疫苗几乎同时宣布进入了临床试验。

武凯表示,在新冠的助推下,医疗健康刚刚经历了一波爆发式增长。

过去两年,二级市场有大量医疗科技企业上市,一级市场上赛道里也涌入大量资金,这当中不仅有传统的医疗基金,还有很多新兴基金,以及传统的TMT基金。

武凯给出两个数据。

第一,2021年中美两国在医疗赛道募集的资金数量。

2021年,美国VC和PE的募资共197亿美金,达历史新高。中国虽在医疗募集的资金稍弱于美国,但2021年大幅增长至180亿美金,相当接近美国规模。

这说明,即便医疗市场存在泡沫,但两国在一级市场的资金都是充裕的,甚至未来三到四年依旧保持充裕水平。

第二,在市场并不乐观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在医疗赛道的上市数量为21家,居所有行业之首。

另外,据清科调研数据,2022年Q1,医疗健康赛道不仅继续位列一季度投资的前三热门行业,同时在IPO退出公司数量中,位列第一。

作为回报周期长,投入高、风险高、科技密集等特点的医疗健康行业,在近三年展示出了穿越历史周期的特点,甚至在市场并不乐观的情况下,医疗行业迎来了更多的产业机会。

表面上,引发资本火热进场的直接因素无疑来自数次疫情的催化,而更本质的逻辑,是过去数十年间技术的积累与沉淀,只是被疫情爆发下产生的巨大需求所激活。

尤其是疫情期间涌现出来的医疗健康企业,他们更加关注“医疗+AI”,而非过去交了无数次学费的“AI+医疗”。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形容,“在科技交叉越来越频繁的当下,AI和自动化已经成为了底层的数字基建。”

换句话说,AI是医疗产业化的动力,而非医疗产业化本身。

尤其是对于生物科技行业来说,研发具有一定特殊性,周期长,资金投入大,一旦全面押注AI产业化,资本市场转冷,将会直接影响到生物科技企业后续的研发投入,进而加速整个生物科技行业寒冬到来。

武凯表示,无论市场的冷热,颠覆性技术创新永远是资本的心头好。而医疗健康致力于满足健康这一永续性需求的领域,“医疗+AI”正是打开医疗需求阀门的钥匙。

疫情中,最先冲出“医疗+AI”领域的医疗创新企业,也更容易成为整个投资市场的宠儿。

此次新冠疫情中大放异彩的Moderna,仅新冠一疫后就变成了位列全球top20的药企。

随后更是凭借新冠mRNA疫苗,2021年营收高达185亿美元,跻身全球药企总营收top20 ,并入选2022年《时代周刊》全球100大最具影响力公司。

此外,单细胞测序巨头10xGenomics、癌症早筛企业ExactSciences,也都在新冠期间取得了近十年间最大的商业成功。

2


押注“医疗+X”,重学

科交叉和跨界人才

“医疗+X”,将成为未来十年生命科学的创新增长新范式。

武凯表示,“未来,跨界交叉和融合创新是行业发展的大方向,也将是面对市场低谷,投资机构甄选标的最看重的一项特质。”

过去几十年的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新材料、集成电路、传感器、生物化学、光电等技术与跨界人才纷纷进入医疗健康领域,迅速推动了“医疗+X”交叉创新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交叉创新项目创始团队有非常复合型的管理背景。

例如人工智能和新药研发结合诞生了AI制药,传感器与医疗诊断交叉产生了可穿戴医疗器械,又或者合成生物学技术团队和化工行业的专家团队搭配,集成电路技术结合和体外诊断技术催生了分子芯片。

医疗+X方向上,医疗+信息技术、医疗+自动化技术、医疗+材料科学、医疗+可穿戴设备几方面给人的想象空间最大。

武凯表示,顺着这一思路,创新工场投资布局集中5大赛道:

AI智能化医疗技术、自动化设备、生命科学基础设施、预防医学和服务、新一代疗法科技。

赛道一:AI智能化医疗技术。

在新冠中,美国这三年发展非常快速的行业就是数字化临床CRO。原因是很多病人被隔离,医院无法获得病人就诊数据,药企也无法获取病人的临床数据。

受疫情影响,美国FDA在积极推动远程临床CRO的发展,并开始认可远程临床数据、可穿戴设备采集的健康数据,从而促使数字化临床CRO公司飞速发展。

武凯指出,AI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细分医疗领域,具备两个关键特征:海量结构化金标准标注的闭环数据,并且找到符合行业规律且有商业价值的落地场景。

随着医疗流程的信息化和海量数据的积累,在不少医疗细分领域,AI开始利用高质量数据并找到切实可行的落地场景。

由于国内医疗产业数据规模更大,可获取性更强,中国企业站在全球创新的一线,新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不断涌现。

在这一赛道,创新工场重点关注计算生物学(AI驱动的新药研发,基因组分析,蛋白质组学,单细胞分析等)、数字化临床CRO、医学影像相关(AI超声,病理检测等)等细分赛道。

赛道二:自动化设备。

智能自动化服务在测序、质谱、合成生物学、农业育种等应用场景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

实验室自动化技术解决了制药领域高通量筛选、疫情防控大规模核酸检测等对效率、准确性的要求。

创新工场重点关注手术机器人、检验分析自动化、生物生产自动化、自动化生命科学实验室等细分赛道的创新技术。

创新工场重注投资的镁伽机器人,研发了镁伽高通量自动化核酸检测系统,助力一线抗疫。这也是在国内首次将机器人应用于大规模核酸检测。

另外一家投资的手术机器人公司企业鑫君特,ORTHBOT®手术机器人于2021年2月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是中国首个获批的导航+自动执行的骨科智能手术系统,已经开始迅速的商业化落地中。

赛道三:生命科学基础设施。

创新工场不仅关注跨界融合技术的突破,同时也关注“专精特新”领域的发展。

生命科学基础设施行业伴随下游生物医药行业高速成长,近年来本土企业加速发展,从去年开始一直是资本追捧的热点。新兴技术和疗法的应用发展,也拓宽了CXO 公司的服务领域,打开了行业的天花板。

创新工场重点关注生命科学工具(实验试剂,实验动物,实验设备等)、生命科学上游产业链(设备,耗材,原料以及服务等)、和中游产业链(新型CRO和CDMO)等细分赛道。

创新工场在生命科学上游产业链去年 pre-A 轮独家投资了中博瑞康。

多年来,该公司持续专注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的国产工具研究和开发,是能够提供细胞制备工具整体解决方案的头部国产品牌企业,今年量产以来发展极为迅速。

在中游CRO领域,创新工场在今年和几家头部机构一起领投的圣方医药。

这是一家科技型全功能临床CRO,为制药企业提供技术驱动的高质效临床研究解决方案,助力新药快速上市。业务能力涵盖BE、I-IV期临床试验、真实世界研究以及最终的申报注册。

赛道四:预防医学和服务。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突破性生物技术、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商业健康险的加速等因素,推动了预防医学和服务领域的快速发展。

创新工场重点关注其中的早癌早筛技术、consumer device(可穿戴设备,CGM等)、疫苗(mRNA疫苗,传统疫苗技术)和新型服务等细分领域。

在这个领域,创新工场投资的两家企业镁信健康致善生物,也是各自赛道里面的绝对领先企业。

镁信健康是行业领军的创新型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公司为超过60家中外头部药械企业提供药械产品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同时合作超过70家保险公司,累计服务患者数超100万,服务总保单量超1亿张。

致善生物是分子检测领域的头部企业之一,也是国家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经拥有全球最齐全的结核诊断产品线,同时还具备肿瘤、遗传性疾病等不同领域的产品矩阵。

赛道五:新一代疗法科技。

在新一代疗法科技中,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核酸药物这三大前沿技术是最受关注的新兴领域,融资额都在迅速攀升。

并且,随着创新药国际合作增多,专利引进(license-in)和出海(license-out)让企业更具活力。

其中,核酸药物、细胞和基因疗法、微生物组学和其他新兴疗法(肿瘤电场治疗等)是创新工场希望早期去持续介入的方向。

创新工场去年投资的瑞风生物,是国内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开发基因疗法的第一梯队企业。

最近由瑞风生物作为药物研发机构参与的地贫基因治疗临床研究,帮助一位广西18岁重型地贫患者摆脱输血依赖,成为我国基因编辑技术首次用于治疗成人重型β地贫的成功案例。

3


 企业要关注技术驱动力,但不能

拿着锤子找钉子

就拥有创新技术的企业而言,首先要确定企业定位。

“对于具有先天的全球化视野,或是瞄准一些“卡脖子”领域的企业,对投资机构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加分项。”武凯表示。

但中国创新药企近期的出海失利,显示出中国药企的全球化之路并不好走。

中国企业渴求美国的市场,国外一些由中国科学家成立的企业,也同样希望将好的产品“送回”国内。

今年2月,信达生物PD-1信迪利单抗出海受阻,FDA肿瘤药物专家委员会(ODAC)的审评会议中,会议以14:1的投票结果要求信达生物补充额外的临床试验,不被建议直接获批。

5月,和黄医药也发布公告称,FDA已就索凡替尼治疗胰腺和非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新药上市申请给出了回复。FDA认为当前基于两项成功的中国III期研究以及一项美国桥接研究的数据包尚不足以支持药品在美国获批。

在创新工场的圆桌会上,创胜集团董事长赵奕宁将这种“双向出海”称之为“围城”。

中国的企业想要到美国,走的却是“内销转出口;国外的公司想回到国内,走的是“出口转内销”。身份搞错了,规矩也搞错了。

赵奕宁认为,想走好出海这条路,要用当地的团队、文化来打造企业文化和运营模式。

事实上,中国的长项在于效率和速度,即大面积市场推广上的群体效应,而美国市场的特性则是创新、质量和精准。如果中国的出海公司在美国市场拼速度,就会导致水土不服。

除了企业定位,医疗技术落地也是一大难题。

通常,技术创业者都已经有自己非常熟悉的技术,想拿出来造福大众,但其实很多时候是“拿着锤子找钉子”。

例如当下火热的合成生物学领域。

武凯介绍,医疗+X叠加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合成生物学从去年开始发酵并成为一项趋势。但行业火了容易出现大量跟风,造成行业竞争加剧。一些以往跟合成生物学没什么关系的公司,包装成合成生物学,拿到市场融资。

武凯表示,“我们做一级投资有一个笑话,很多公司甚至是“to VC”模型,完全是自己造出的风口。”

一些原本优秀的企业,苦于业务认知和场景落地,被迫沦为“劣币驱逐良币”的淘汰者。

“实际上,很多合成生物团队有很强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但不懂医疗产业,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场景。他们可以做很多事,但多数情况下是拿着锤子找钉子,成为市场中的fast follower。”武凯表示。

直到近几年,行业中才出现了更合理的组合——懂医疗产业的企业家与懂AI算法的科学家共同组建公司。而这些企业不该只满足于此,还应该更早的与产业巨头联动,融入这些头部企业的生态圈。

“简单来说,如果你做AI影像、AI超声,一开始就应该学会怎么去跟GE、西门子、飞利浦这样的公司合作,绑定他们的硬件一起去卖;如果你做AI药物研发,你一开始应该有非常资深的医药行业的专家接入,帮助你更好的对接资源。这些领军企业和专家手中有现成的客户和渠道,他们有这样的资源和生态。”武凯说。

总体来看,针对疫情以来的医疗投资变化,类似创新工场的投资机构表现得并不悲观。

反而在医疗的新发展趋势下,生命科学赛道的企业、资本在暴露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寻找符合行业规律、且有商业价值的落地场景。


END


推荐阅读

一位高考状元,决定去深圳再造生物信息学的奇迹


巨头的云计算前传


中国区总裁任庚,或将继续留任「阿里云」





浏览 1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