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开源”的力量一无所知,却无限期待
共 2896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0-12-28 09:03
# 前言
毫无疑问,目前全球基础软件行业有两个重要的趋势:一个是“软件吞噬一切”,每一家公司都正在变成软件公司;另一个是“开源吞噬一切”,越来越多的公司都在拥抱开源、享受开源,并参与到开源的生态建设当中。
数据统计显示,80% 的企业级操作系统是 Linux;80% 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是 Android;而在云计算领域,有超过 78% 的客户采用开源软件。可以看到,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市场,我们都已经坐上了「开源」这辆从远方驶来的马车,驶向另一个远方。
开源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开源的形态是什么?开源的价值有多大?答案还有待探索。
12月25日,openEuler Summit 2020 成功举办,这是一场操作系统领域的盛会,也是一次开源行业对于现状和未来的对话与交流。
我们都知道,国内做大做强的开源项目少之又少,操作领域更是如此。而 openEuler 作为一款开源的操作系统,自2019 年 12 月 31 日正式上线以来,不到一年时间已经具有了成熟的规模商用能力。
openEuler 走出来的,这无疑是一条中国开源软件领域的突破与创新之路,这条路能给开源领域带来哪些重要的价值与启示呢?
这次大会给了我一个答案,我也想把这个答案分享给大家一起来探讨。
SegmentFault 思否
一、开源软件大时代
在过去的 25 年里,特别是在基础软件行业中,开源驱动了绝大多数的技术创新。从我们智能手机上搭载的应用,到浏览的每一个网站、平台,再到物联网时代万物之间的协同交互,可以说世界上 90% 以上的代码,背后都有开源的身影。
不可否认的,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开源软件的大时代。
而正如华为鲲鹏计算业务总裁张熙伟在大会中所说,中国也正在从使用开源逐步向贡献开源进行转变,中国已经成为了除美国之外全球最大的开源共享的区域。但我国仍然有一个非常现实的现状,我们缺乏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开源项目,同时在操作系统这一重要板块中也缺乏自己原生的操作系统开源社区。
一直以来,我国在科技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核心基础软件领域一直是一大“短板”,特别是在操作系统领域,由于起步较晚,加上技术上也没有重大突破,导致这个市场长期以来都被国外品牌所“垄断”。
如何打破瓶颈呢?openEuler 的做法是,在保证技术能力的前提下,顺应这个大时代,借助开源的力量。
SegmentFault 思否
二、openEuler —— “朋友多了路好走”
我们知道产品或者项目的发展,一般都是“左右脚两步走”。以操作系统为例,首先要打造出一款功能完善、能满足大部分用户使用需求的系统,形成产业与商业的闭环,这是左脚迈出的第一步。
而右脚迈出的第二步,则是生态的发展与建设。无论是社区生态还是行业生态,都是一个项目或者社区想要发展起来所规避不开的话题。
所以,技术创新是产品的核心驱动力,技术创新带来商业的成功,商业成功反哺生态。生态繁荣又促进技术创新,这是一个闭环的持续的正循环。也只有这左右两只脚轮流迈进,才能走的更稳、走的更远。
左脚的第一步,openEuler 走的非常稳健。在开源之前,openEuler的技术投入和积累已经超过 10 年。
最初,这套操作系统是为了能够满足企业全云化、多场景业务、智能化弹性部署等一系列 ICT 产业变革需求。现在 openEuler 已经涵盖了基础加速库、虚拟化、内核、驱动、编译器、OS 工具、OpenJDK 等组件,具有高度生态可用性。
而面向未来,openEuler的价值绝不仅仅是可用,而是要面向未来企业场景,打造全场景协同、云端一体化、满足业务创新需求的下一代 OS,为多样性架构释放算力。
既然已经做到了这种程度,为什么还要选择开源呢?背后的原因,我认为就是“右脚的第二步” —— 生态的发展与建设。
客观来说,软件生态建设无疑比操作系统本身的研发更加困难。而开源开放,正是建立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的基础,这也正是 openEuler 能够吸引众多合作伙伴参与的重要原因。
根据数据显示, openEuler 项目已经有超过 2000 个贡献者,1500 个代码贡献者,提交了 2 万个 PR;也已经有 60 多个厂商、高校和研究机构加入 openEuler社区开始对社区做贡献。
最新版本的 openEuler ,正是由社区中的多个公司、团队、独立开发者协同开发的成果。中科院软件所贡献了 RISC-V 新指令集架构支持,麒麟软件为社区贡献了桌面 UKUI 系统等——这在 openEuler 社区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是中国开源历史上的一次标志性事件。openEuler 的“朋友圈”,借助开源的形式已经涵盖了产学研用,覆盖了全产业链中操作系统所有的环节。
正如活动中主持人所说,“朋友多了路好走”。相信 openEuler 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条路,也通过开源找到了一群并肩前行的同行者。
SegmentFault 思否
三、开源的未来:从有所欲,到有所遇
“做我们说过的,说我们做过的。”这句话是华为鲲鹏计算业务总裁张熙伟在大会上表达的一个观点。
openEuler 今天的成绩,是盯着明确的方向一步步走过来的。这次的大会其实就是一次阶段性成果的“项目答辩”,告诉大家 —— 我们说的都做到了。
但 openEuler 的下一步要走向何方?开源软件或者开源行业的未来会是如何?这些问题,似乎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答案。
开源从最早的弱版权时代发展至今,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过去的开源行业,大家都希望从“开源”当中得到一些什么。就像在狭义的开源定义中,公司所具备的商业属性一定是“趋利”的,这与开源的本质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但开源的未来,一定会走入一个更有扩展性、更有连接性和更有生态包容性的方向。通过参加这次大会,让我得出了一个思考 —— 开源的未来,将会是“从有所欲,到有所遇”。
我们将不再简单的思考开源的价值,而是与同行者一起,探寻开源的意义。而公司开源项目或者商业开源项目凭借自身的资源和平台能力,在其中也将被赋予更明确、更重要的角色定义。
openEuler 作为一个面向未来的操作系统,已经不再仅仅执着于对技术的探索,而是开始尝试为操作系统领域、为开源生态提供更多的探索与实践平台,为“不期而遇”提供新的契机。
希望 openEuler 作为寻路者,能在“朋友们”的陪伴下早日找到属于他们的答案,找到属于开源行业的答案。
毕竟,我们对开源的力量“一无所知”,却无限期待。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