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张家界城市治理舆情对比,德尔塔疫情下如何守好一座城?

知微数据

共 2638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1-08-06

8月3日,由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始发的新一轮本土新冠疫情仍在持续,13天内蔓延至辽宁、安徽、湖南、北京等十余个省份,截至今日(8月3日)17时,事件影响力上升至93,高于99%的社会类事件。
数据来源:知微事见
从社会治理视角看,突发危机事件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是对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但是各个城市却交出了不同的答卷。同样身为疫情中心,南京因治理不力被骂上热搜,张家界却因温情理性被网友交口称赞。
疫情突袭,城市应该如何做好风险管控?经典社会学著作《突发事件战略管理:风险管理与风险评估》书中集合了危机管理方面的专家与实践工作者关于国家安全领域的思考,从舆情视角出发,在预警、专业管理、情报管理三大方向对国家风险管理做出分析,结合本轮疫情,各地政府又能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预警机制是精准施策的前提

风险人群和普通人群的分流管理,是疫情防控措施部署的重中之重,经过一年半的持续抗疫,各地已经沉淀积累了一套管理机制。而此次疫情中,南京在健康码“黄码”人员管理上却暴露出诸多逻辑问题,从“黄码”人士无人管,到“黄码”孕妇产检难,网民负面情绪日益积累,同时,许多人对“一面提倡居家隔离,一面要求上班”的管理感到极为不满,部分地区还被曝出核酸检测工作混乱无序,造成短时间内大规模人员聚集,增加疫情扩散风险。民众的吐槽、质疑、不满甚嚣尘上,截至8月3日,南京疫情已包揽240条微博热搜,其中7条关于南京黄码。
不明晰的“黄码”管理,给身陷疫情中心的南京市民加重了困难。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扬州8月2日全城停工等待核酸结果;张家界作为著名旅游景区,人员流动性大,不易管理,但在疫情爆发后,果断采取措施为疫情防控加码,先后关闭密闭场所与所有景区景点,并对因疫情受影响的旅行团队进行退团退费,对当地导游进行专场核酸检测,对滞留在张家界游客设置应急核酸通道和食宿安排,精准预判了疫情中旅游城市可能发生的难题,足以体现其预警系统的完备。

专业管理

缓解公众焦虑的“定心丸”


在本次肺炎疫情防控大考中,有关感染源、感染毒株、流调等专业性信息成为社会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而各地提交的答卷不尽相同。
7月27日南京通过记者会公示此次疫情病毒毒株为德尔塔毒株,而早在6天前,广州就已经做过披露;疫情源头的追溯也迟迟未得到公布,7月30日,距离疫情爆发过去10天,南京才公布疫情源头为俄罗斯入境航班;对比此次辐射范围内的其他疫区,郑州则反应迅速,7月30日通报出现1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后,8月1日便确认锁定德尔塔毒株,提示居民加强防护;而广州更加高效,在今年5月的广州疫情期间,5月21日接到报告后,当天下午,广州就锁定了感染来源,给所有病例都做了毒株基因检测。
在流调轨迹公布方面,南京一度多日未公布确诊病例行动轨迹,直到7月28日,召开记者会的第二天,才通报相关情况。同时在疫情引发的谣言,即“次生舆情”的影响下,整个舆论场的不满及恐慌情绪持续发酵,虽然相关部门适时对谣言进行辟谣,阻断谣言继续传播,但群众心中已经形成的信息通报工作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的刻板印象无法立即根除,并且在疫情防控话题失焦时愈演愈烈。
此外,在本轮疫情中,南京、成都、郑州、张家界等多个城市,在面向公众关注的专业性问题解答上,普遍存在权威专家失声的情况。疫苗接种在全国如火如荼得展开,病毒变异导致疫情再度爆发所引发的恐慌可想而知,舆论普遍聚焦在此轮疫情传播规律、疫情扑灭时间及疫苗效力等问题,但在各地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或媒体采访中,均缺席权威专家针对性的解读,舆论场“权威真空”令恐慌情绪四起。随着近日张文宏教授发文针对热点问题逐条分析,钟南山院士明确指出“南京疫情整体可控”,民众的焦虑情绪才有所缓解。

张家界公开信“破圈”,

情报管理如何进行?


此波疫情中,各地在情报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传播性表现不一,在这几个方面,南京在同行的衬托下相形见绌。
初期,南京因通报速度迟滞被网友调侃:南京人获取的信息来源于隔壁安徽 。
后期,南京又因将“湖南省张家界”错写成“湖北省”而遭到网民群嘲,而南京对此的道歉公文又被指漏洞百出、语气冰冷,且存在“甩锅”嫌疑,南京疫情的话题再次失焦,相关话题热搜最高排名第三位。
数据来源:知微舆论场
纠错风波蔓延,8月2日,长白山亦出现类似错误,误将重庆市江津区写为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区。反观张家界,非传统公文引发舆论称赞,《一封信》被称赞温情且理性,彰显人文关怀和担当意识。
一组闭园海报被网友疯转,#被张家界闭园海报破防了#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第二。网友直呼“我欠张家界一趟旅游”,这对于旅游业受挫的张家界来说舆论传达出向好的势头,巧妙转危为机。
数据来源:知微舆论场
张家界向外界传达出的信息展现出面面俱到的安全部署,以及对游客市民的服务意识,快速消弭了此前舆论对“魅力湘西”剧场演出造成大规模人员聚集的追问和质疑。
从政府到景区,一篇篇真诚温暖、细致理性的公文传达出张家界当地各部门组织机构战胜疫情的底气与信心。长江学者苏新宁在《应急响应情报体系:理论、技术与实践》中指出,危机管理主体不再能够仅由城市行政机构承担,而应通过通信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建立起包括政府机构、市场组织、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公众在内的多方治理模式。
位于舆论暴风眼的南京,从政府、机场、景区乃至媒体,这几大主体均存在职责缺位而受到舆论批评。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风险社会》中写道:“在现代化进程中,生产力的指数式增长,使危险和潜在威胁的释放达到了前所未知的程度”。在疫情的冲击下,现代化发展的泡沫被点破,无论是武汉还是现在身处困境的南京、郑州,这些新一线城市,在突发事件面前所暴露的风险治理能力似乎显得不堪一击,网民的负面舆论很大一方面也是源于对这种落差的失望与不满,而通过对比,张家界这样的三四线城市却在防控效果和舆情引导方面都交出了意外满分的答卷,“因祸得福”,城市形象大大得到提升。
随着病毒的变异升级,疫情周而复始,各地政府或许不仅要做好与疫情常态化共存的准备,时刻应对病毒的入侵爆发,在舆情风险管理方面也应及时更新观念,增强公信力,让人民群众临“疫”不惧。(本文特约作者:吕言)

推荐阅读

浏览 1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