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壕无人性”的社交APP炫富,终于有人管了!
共 2887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1-04-25 13:31
来源:电脑报(CQCPCW)
编辑:崔崔
从图文时代到短视频时代,但凡有点社交性质的APP平台,都有人在展示自己的富裕生活,并且各平台间还形成了各自特点鲜明的炫富体系。为此有人调侃,没有一个在互联网冲浪的人能够避开有钱人炫富的浪花。
社交APP炫富,不同平台花样百出
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交,有社交的地方就有内容分享,有内容分享的地方就少不了炫富文学,而炫富文学从来不缺观众和热度。
微信朋友圈:天天喜提豪车
前几年爆火了“微商喜提体”,这些微商在朋友圈炫耀自己的成果同时庆祝,通常他们的文案都是“祝贺某某团队创始人XX喜提XX!”以此表明走上了人生的巅峰,然后再以自问自答地形式在评论区透露出他们入微商的时间和赚取的东西,让我们这些“无能无才无颜”的人深感原来贫穷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加入他们。
知乎:人在美国刚下飞机
熟悉知乎的朋友应该知道,许多答主喜欢在自己的回答开头提到一些常用的词语,例如“谢邀,人在美国刚下飞机”“目前年入百万”“圈子很小,熟人很多”。
在知乎上有这么一些知名的问题,#从200平床上醒来是什么体验##一夜暴富是什么感觉##你所知道的有钱人是怎样生活#等,浏览、关注的人不少,而下面的回答都是各式各样、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分享自己的生活状态,表面上为大家开扩眼界,细品全是精英的气息。
有人总结,知乎炫富体,不会直接展现豪车、名包等物质元素,而是在看似漫不经心的言辞中,以多数当代青年求而不得的“生活方式”,来彰显自己的富有和成功。
大众点评:故作挑剔,踩一捧一
这个曾经我们可以闭眼跟着吃跟着玩的地方也沦陷了。现在吃一顿饭写上千字点评已经不再新鲜,如今真正考验文学功底和编剧能力的,是如何在有限的篇幅里,看似随意地散发优越感。
在人均上千的餐厅,价格不重要,菜品和氛围才重要;吃完昂贵的日料/睡完高档的酒店不满意?立马拉出同等档位的别家对比,有意无意透露出自己平时的餐饮/居住标准,显示自己养尊处优且见多识广,所以才格外挑剔;当看客们对房产、珠宝、佣人免疫了以后,明星艺人是表亲等超强的“人脉软实力”又令众人惊掉下巴。有人总结,在大众点评的美食体验只是开胃菜,小故事分享才是精髓。
小红书:个个二十岁,人均法拉利
知乎年入百万算算什么平,奋斗一年才够隔壁小红书网红买俩包。
小红书里的种草达人一个个都被包装成高收入高消费人群,他们会以长篇笔记的形式来分析钻石的挑选和评价、别墅的装修和打理、跑车的性能和价格等,言语间,一个年轻、有钱,会花会玩的公子名媛形象就跃然纸上。
微博:用最低调的话,炫最高调的耀
微博上的疯狂炫富,似乎都能掀起一阵不小的风波,前有郭美美,后有蒙淇淇,毕竟全国人民都看到了。
2020年底,凡尔赛一词随着微博用户@蒙淇淇77 而走红,其最大的特点在于通过先抑后扬、自问自答或第三人称视角,不经意间露出“贵族生活线索”,展示高品质生活。一时间,还掀起了“凡尔赛文学”文案水平比拼大潮。
抖音/快手:炫富还是体验?
短视频平台的炫富流派,主要分为采访派、剧场派、体验派几种。
采访派即街头采访路人,通过询问今日穿搭价格,给围观群众展现身价动辄几十万的小哥哥小姐姐;
剧场派则以“金钱”为主线,花式讲述“穷人白手起家逆袭成精英”的故事。
无论是被采访的对象还是剧场主人公,他们的身份真假无从考证,但这并不妨碍视频的受欢迎程度,高点赞量就是证明。
体验派就更有意思了。比如,美食类视频本应是以“美”和“味”为主题,但短视频平台上的美食博主最常见的表达一类是展现食物的“贵”,一类是展现食物的“量”,怎么都跟“美/味”无关。
核心媒体批判这些“炫富”之风
而这种“壕无人性”的行为,也招来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批评。
其中,凭借拍摄一系列体验式炫富视频而吸粉2700多万的美食主播@大LOGO吃垮北京 已道歉并删除了被点名的相关视频。在平台搜索“大logo”时,下面会出现一句温馨提示,“请理性消费,建立健康消费观。”
也正是因为这届年轻人炫富之风感觉越来越严重了,所有相关的网络平台最近都开始整治不良的炫富和拜金主义之风。
●2月26日,抖音宣布封禁3971个涉嫌刻意炫富账号;
●3月1日,快手表示处置10010个宣扬拜金主义账号;
●3月31日,小红书公布共封禁2371个涉嫌刻意炫富等账号。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视频平台充斥的炫富内容,网友观点却出现严重分歧。
有人认为,“炫富”会给社会带来焦虑的情绪,给青少年扭曲的价值观影响。
但也有人为博主喊冤,其认为,本身这种高端奢侈的消费市场就存在,视频博主只不过是记录了这些存在的现象,同时让更多人了解到一些自己日常可能不会接触到的消费市场。何谈教唆奢侈消费?反而是在帮我们避雷。
视频博主是刻意炫富还是体验生活,大家众说纷纭,但如何识别“炫富”视频却可以找到依据,根据各平台总结下来就是:
●通过展示自身的优越条件、社会地位等内容歧视非富群体;
●宣扬拜金主义、攀比享乐的思想或行为。如恶搞拜金女、表达金钱无所不能等言论;
●心灵鸡汤式炫富,夸大事实吸粉,引导‘幻想暴富’等不良生活方式;
●轻视财富现金,不正当使用人民币,如:撒钱、表演手撕人民币等;
●内容显示收入与年龄明显不符,实则微商营销导流或诈骗;
●虚构经历,夸大事实,以吸粉养号,忽悠用户,进行私信导流。
不要轻信“炫富”宣传,各平台应负起监管责任
确实不乏真正的富人或者名媛在社交平台分享生活。但无论穷人富人,真的有人愿意把自己的私生活大量暴露给他人看吗?
如果有,唯一能找到的理由,就是利益驱使。
微商和代购通过装饰朋友圈炫富,是为了卖货;普通人假扮名媛一般是为了接品牌推广或走进上流社会;自媒体博主炫富一般是为了引流最后接广告或宣传推广自创品牌。
互联网的魅力就在于,我们可以通过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感言体会,也能通过社交平台看到人间百态、众生百相。
但当摆阔炫富之风在所有平台上刮起,挑动着观看者的敏感神经和物欲,可能引导畸形的消费理念,制造贫穷焦虑,尤其是对青少年网民的人格心理带来影响。
对此,专家建议,各平台应切实负起社会责任,优化内容展示标准,形成正向引导,让算法具备正面价值观和道德感。针对一些单纯追求流量,发布有悖主流价值观内容的制作团队,各地文化、网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平台管理,营造良好社会风气。
昨日留言红包名单
恭喜三位中奖的童鞋,快加小编微信(Mayyy530)来领取红包一份吧!
“在看”和“点赞”都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