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拿布袋领奖归来,朋友圈刷屏了

共 2430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1-11-10 05:02

数学算法俱乐部

日期 : 2021年11月09日       

正文共 :2141

来源 :澎湃新闻

今天
复旦大学师生的朋友圈
一张“院士领奖归来”图片
刷屏了


图中是11月3日
刚刚从北京人民大会堂
领回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
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赵东元


“他很低调,
那张证书装在帆布袋里
转身又去工作了”
而赵教授领完奖后就回到上海
今天一早就到学校上课了


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由于评选极为严格,该奖项在历史上曾出现多次空缺。


成功起始于一次突发奇想。视频来源:复旦大学 剪辑:王纪民

“但凡看到材料,我都想把它打成孔。”这一句看似玩笑话,却是赵东元23年来的坚持,他的科研生涯始终专注功能介孔材料研究。

2021年11月3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公布。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教授李伟等完成的《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项目,原创性提出了有机-有机自组装思想,创制了有序功能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揭示了介孔独特的物质输运和界面反应规律,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这也是18年来上海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像是在黑箱子里乱转”


1998年,35岁的赵东元结束了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博士后工作,从美国洛杉矶直飞上海,在几家国内顶尖高校中选择复旦。

在复旦,赵东元取得一系列创新研究成果,从一名年轻的科研人员成长为享誉国际的科学家——200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2000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称号,200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年44岁的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8年,复旦大学为这位引进人才提供了3万元科研经费。赵东元买了一台电脑,很快坐进简陋的催化楼办公室,写起研究计划。

之后他便带着5名本科生,开始了对功能介孔材料创制和合成的研究。

2000年,赵东元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化学西楼

20年前,整个介孔材料都局限于无机材料。赵东元突发奇想:做了这么多无机介孔材料,能不能创造一种有机的高分子材料,又软又轻又好用,还能在国民经济中创造出非常高的价值?

为了攻克这个难题,赵东元组建科研团队,苦战5年。

回顾整个过程,赵东元感慨,实验之所以难,是因为“异想天开”,“整个合成过程非常复杂,就像是在一个黑箱子里乱撞。”前四年多时间,团队走了很多弯路,进展缓慢。

历史系学生给化学家团队带来“转机”


转机来自一位复旦转专业本科生。2002年,高考未能被第一志愿录取的历史系学生顾栋,申请转到化学系,后选择赵东元作为本科生导师,开始在实验室参与一些研究工作,未曾想到,他用一种反常规的方法进行实验,测试得到一组非常漂亮的数据。

“顾栋非常聪明,他提出把高分子先聚再合成的做法,一下子把步骤从5个简化成2个。”赵东元在学生的启发下打开了思路。接下来两个月,大家紧锣密鼓调节实验参数、测试分析,年底就基本得到了所有数据。

赵东元正在给本科生上课

2005年,赵东元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文章,在有机-无机自组装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有机-有机自组装的新思想,并将实验方法公之于众。至今已经吸引60多个多家和地区的1500余家科研机构跟踪研究,利用相似的方法研究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等,发表论文4万多篇。国际学术界评价这项研究的贡献为“先驱”“里程碑”“突破”等。

赵东元在实验室

赵东元的课题组也一下子“火”了。成员们基于该项目成果发表论文200多篇,被引3万余次。

虽从事基础研究,但赵东元的研究跟实际应用结合得相当紧密。后期经过不断压缩成本,赵东元团队将科研成果投入到工业化生产,开展大规模制备。比如:

将介孔材料作为催化剂使用,大大提高重油转化效率,该项目全国推广后每年可为中石化增产约150万吨高质量成品油;将介孔碳和介孔高分子材料、吨级生产,运用于超级电容器,在北京奥运会的LED路灯和上海世博会的电动汽车上都得到了示范性应用;介孔材料还能在生物检测、环境处理、电子材料等诸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鼓励学生和青少年敢于“异想天开”


赵东元出生于沈阳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没有接受过什么特别的训练,但他从小就喜欢刨根问底,梦想长大成为一名科学家。因此,他也特别鼓励青年大学生和青少年敢于“异想天开”。

1980年,赵东元在吉林大学读本科

因此,即便工作再忙,他也没有放下科普。从为中学生开讲座、录制网课,到主编《十万个为什么(第六卷)》,但凡能给青年人带去启发的事,他一件也没有落下。


他从不为学生设限。平时指导学生科研,他会给个大方向, 但不会告诉学生具体怎么去做,鼓励学生自由探索。顾栋记得,自己有次为了投一篇文章,在国外联系赵老师,没想到老师立刻回复,那时国内已是凌晨一两点钟。

赵东元还坚持为本科生上《普通化学》17年,一周两次课,他几乎从未缺席。即使前一天还在外地开会,他也一定连夜飞回来上课。

赵东元说过:“我真的愿意做科研,因为科研面对的全是新鲜事物,可以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东西。”

很多学生发邮件请教他:到底具备什么条件,才能进您的实验室工作?赵东元回:没有别的,我唯一的条件就是你要爱科学,要有志于成为一名科学工作者。

(本文综合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朱奕奕、王烨捷 / 中国青年报、复旦大学等



— THE END —


从放牛娃到北大博士,这篇论文后记刷屏
成为年薪50W+的NLP工程师,需要哪些技能?
学术不端又来:2017年国内期刊论文被曝抄袭2008年国外旧论文,这次是「英译汉」
32岁清华女教授获奖百万走红后回应:人生第一次因颜值受到关注
堪比打印!他手写129页毕业论文,更硬核的是……
一个放牛娃的博士论文后记:我还是没有能力让母亲安享晚年
浏览 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