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下乘凉梦,仓满无饥恐!

17coding技术博客

共 1919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1-05-24 15:42

今天早上十点在长沙市举行了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鲜花围簇,覆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庄严肃穆。一个可爱浪漫亲和的老人,一个为国家鞠躬尽瘁的伟人离开了!


国士无双 袁老千古


2021年5月22日下午听到袁老去世的消息非常震惊沉痛,总觉得袁老神明一般的人物,怎么就离开了呢?91岁虽然已经是高寿了,但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心中还是想袁老能多留几年再多留几年多好。

最先认识袁老是在初中历史课本上,那时的认知是能出现在课本上的人物应该都已经去世了,后来发现袁老真的是太伟大了,才让每个人在袁老在世时就要永远记住。

袁老并没有那种伟人触不可及的距离感,相反在采访中的袁老是非常有活力、亲和力、多才多艺的老爷爷。

会拉小提琴、会游泳,会写诗、年轻时是游泳健将,会说英语、曾考上空军飞行员、谈到指导学生论文的时候会抓耳挠腮……

袁老就是这样老当益壮、谈笑风生、可爱和善,每个中国人都受过袁老的恩惠,吃上香喷喷的大米,结束了食不果腹的年代。

饥饿饥荒在我们中国并不少见,正是看到过感受过经历过所以更尊敬袁老。

古有干旱、战争、各种苛捐杂税、农业水平不发达等等原因,吃不饱饭穿不暖很常见,比如唐朝诗人杜甫因为安史之乱自己的孩子活活饿死。

1942年7月到1943年春的河南大饥荒,当时的中国还在处于拼力抗战日本侵华战争的年代,由于救灾不力、通货膨胀、粮食减产、强征军粮等原因,河南爆发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饥荒,3000万人受灾,300万人死于饥饿。


还有1959年至1961年期间中国连续几年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这三年受灾面积3659.3hm,受灾人口为5748.13万,粮食减产1177.1万吨。而1959年全国人口为6.72亿,1961年就下降到6.586亿。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当时饥荒有多严重。

六七十年代的老一辈的人大多数都经历过饥饿,小时候经常会听长辈们说吃树皮、吃草根、人吃人的惨象,不是危言耸听,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能吃饱饭就是最大的幸福。

正是袁老的杂交水稻让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吃不饱饭了!

杂交水稻的影响

1964年,袁老率先在我国开展杂交水稻研究,1974年成功培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

1979年,作为中国首个科研技术,三系杂交水稻技术被介绍到美国。1995年两系杂交水稻研究成功,普通比成熟期的三系杂交水稻每亩增产5%-10%。

2003年,我国一半以上的水稻都为袁老的杂交品种,在世界范围内,20%的水稻采用袁隆平的杂交技术。

1997年,袁隆平又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于2000年、2004年、2012年分别实现中国超级稻百亩示范片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目标。

2013年袁老科研团队攻关的国家第四期超级稻百亩示范片“Y两优900”中稻平均亩产达988.1公斤,创世界纪录。

2017年10月16日,袁老团队超级杂交稻亩产1149.02公斤再次创下世界纪录。2020年11月,杂交水稻亩产1530.76公斤。


2020年,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在全国十地启动了万亩盐碱地稻作改良和海水稻种植示范,海水稻示范种植面积由原来的两万亩,扩大推广到十万亩,平均亩产稳定超过400公斤。

其中,新疆喀什、宁夏石嘴山、等地测评亩产均超千斤。海水稻试种规模不断扩大,品种不断改良,亩产逐年递增,在寸草不生荒废的盐碱地上,收获了一个又一个丰年。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0年我们国家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如今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储备粮,中国再也回不到吃不饱饭的年代了。

写在最后

今年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了一篇《2020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报告数据显示:因为疫情冲击,2020年全世界每天有8.21亿人在挨饿,将有2.5亿人遭受严重饥饿,比去年多出1亿3千万人。

55个国家和地区的至少1.55亿人陷入危机级别或更为严重的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比上一年增加约2000万人,世界饥荒人口数额巨大。


饥荒并没有在世界消失,只是因为中国有袁老,有杂交水稻,有为人民的国,才消失了路有冻死骨的人间炼狱惨象。

珍惜每一口来之不易的粮食,深切缅怀袁老,一路走好,天堂无忧!

-END-

浏览 38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